匡庐驿
在今江西星子县城南。《方舆纪要》卷84南康府:匡庐驿“在府治南一里。《志》云,府东一里有锦冈岭,宋置锦江驿于其上,明初改置今驿”。后废。
在今江西星子县城南。《方舆纪要》卷84南康府:匡庐驿“在府治南一里。《志》云,府东一里有锦冈岭,宋置锦江驿于其上,明初改置今驿”。后废。
在今江苏涟水县东北八十里。《方舆纪要》卷22安东县: 傅湖 “袤十里,广六里”。
南朝梁改小汉县置,为东遂宁郡治。治所即今四川遂宁市。西魏恭帝二年(555)改为方义县。北宋太平兴国元年(976)以避讳复改为小溪县,为遂州治。政和五年(1115)为遂宁府治。元至元二十年(1283)为
在今河南郾城、商水县间之沙河,为汝水支流。《水经·汝水注》: “汝水又东南径奇頟城西北, 今南颍川郡治也, 濆水出焉, 世亦谓之大水。《尔雅》 曰,河有雍,汝有濆。然则濆者,汝别也。”
即今青海西宁市北北禅山。因多土楼,故名。《水经·河水注》:“湟水又东径土楼南,楼北倚山原,峰高三百尺,有若削成。楼下有神祠,雕墙故壁存焉。”《元和志》卷39湟水县:“土楼山,在县西一百三十里。下有土楼
明永乐四年 (1406) 置底马撒军民宣慰使司,属云南布政司。治所在马都八 (今缅甸莫塔马)。辖境在今缅甸萨尔温江入海口一带。正统以后废。
即今浙江上虞市东北十六里小越镇。清光绪《上虞县志》卷18引《万历志》:小越市“在县(旧治丰惠镇)东北四十里”。
在今湖南石门县东南。为九澧之一。《清一统志·澧州一》: 道水 “东北流至州东入澧水”。
在今台湾省台南市南。清黄叔璥《台湾使槎录》: “其小港可通小舟者,南路有蛲港”。乾隆间范咸 《重修台湾府志》 卷1: 蛲港 “在 (凤山) 县治北十五里。”
在今广东广州市北越秀山上。《方舆纪要》 卷101广州府: 越秀山 “上有越王台故址。尉佗因山筑台,因名”。《全唐诗》 卷314有崔子向《题越王台》 诗。
即逡遒县、浚遒县。治所在今安徽肥东县东二十里龙城。道为遒之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