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坝
又名千秋涧。在今安徽和县西北。《舆地纪胜》卷48和州:千秋涧“在历阳县西北一十七里”。《方舆纪要》卷29和州:千秋涧“亦曰千秋坝。明初,耿再成袭和阳,不克,元兵追至千秋坝”。
又名千秋涧。在今安徽和县西北。《舆地纪胜》卷48和州:千秋涧“在历阳县西北一十七里”。《方舆纪要》卷29和州:千秋涧“亦曰千秋坝。明初,耿再成袭和阳,不克,元兵追至千秋坝”。
古名不家水。在今河南郑州市和中牟县境。《隋书·地理志》 荥阳郡管城县: “有郑水。” 《寰宇记》 卷9郑州管城县: “郑水,一名不家水。源出梅山。”
亦作蛮州、銮州。唐置,为羁縻州,属黔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广西南丹县西北二十里。北宋废。元复置,属庆远南丹安抚司。明洪武初废。唐置羁縻州,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西北。为黔州所领羁縻州。辖境即今南丹县一带
又名化南镇。在今福建福清市东南。《清一统志·福州府》: 化南镇“在福清县东南六十里,地名前薛。有民城,明嘉靖中筑以御倭”。
即今蒙古国巴彦洪戈尔省图音河。《资治通鉴》: 南朝宋元嘉六年 (429),北魏拓拔焘击柔然,“循栗水西行,至菟园水”。即此。古水名。即今蒙古国巴彦洪戈尔省境内图音河。北魏神䴥二年(429
北宋置,属夹江县。在今四川夹江县东南二十里甘露乡。西临青衣江,津渡曰弱漹渡。
五代时吴国置于长江口西沙,在今上海市崇明县东北响哃镇附近。南宋嘉定十五年 (1222)置天赐盐场于此。元至元十四年 (1277) 升为崇明州。古镇名。本通州滨海沙洲。五代吴置,在今上海市崇明县东北。属
在今江西寻乌县城南。《方舆纪要》卷88赣州府长宁县:“本安远县地。万历四年,抚臣江一麟讨平黄乡保贼巢,奏置。明年筑城于马蹄冈。”即此。《清一统志·赣州府一》:马踶冈“在长宁县治南。由城西环抱西北”。
泉州的别称。因宋泉州城南为通商口岸,有“蕃坊”,为阿拉伯等国商人居处而得名。南宋王十朋诗 “阅偏泉南旧守臣”。《元史·外夷传》 记 “自泉南登舟海行”。明陈懋仁著有 《泉南杂志》。泉州、泉州路、泉州府
①在今福建福州市北,螺峰山之北。《清一统志·福州府一》 “螺峰山”条下引《陶隐居集》曰:“晋太康中,任敦自茅山往居大鹏山王霸宅,得金版仙诀。”即此。②在今福建永春县西北。明《寰宇通志》卷46泉州府:大
在今河南开封市西南。《宋史·河渠四》:嘉祐三年 (1058) 正月,开京城西葛家冈新河,以有司言: “至和中,大水入京城,请自祥符县界葛家冈开生河,直城南好草陂,北入惠民河,分注鲁沟,以纾京城之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