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白水县
北魏太和十一年 (487) 置,属白水郡。治所即今陕西蒲城县。《寰宇记》 卷28蒲城县: 南白水县 “以在白水之南为名”。西魏废帝三年 (554) 改为蒲城县。
古县名。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置,治今陕西省蒲城县。属白水郡。西魏废帝三年(554年)改蒲城县。
北魏太和十一年 (487) 置,属白水郡。治所即今陕西蒲城县。《寰宇记》 卷28蒲城县: 南白水县 “以在白水之南为名”。西魏废帝三年 (554) 改为蒲城县。
古县名。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置,治今陕西省蒲城县。属白水郡。西魏废帝三年(554年)改蒲城县。
即东海岛。在今广东湛江市东南海中。《清一统志·雷州府》: 嶎嵂岭 “在遂溪县东南一百四十里海中。一名东海岛”。
在今江西万载县北。《方舆纪要》卷87袁州府万载县:十八渡岭在“县北四十里。旧时路在岭下,循环一水,往来凡十八渡。后人避路岭上,遂免迂陟”。
在今西藏察雅县北。清乾隆《卫藏通志》卷6:“包墩东行一百里,名巴贡,有观音阁, 自察木多至于此,多建汉人寺。”
即今广东梅县东北松口镇。明置丰顺巡司于此。清设州同。光绪 《嘉应州志》 卷1: 松口堡“距城一百里。有州同、巡检驻扎衙署。有松口墟市”。
在今贵州福泉县东北五十里,与黄平县接界。明郭子章《黔记》卷5:平越府东北境有“打铁关”,旧有外委驻守。
①春秋战国时巴国别都。在今四川丰都县。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巴子时虽都江州,或治垫江,或治平都, 后治阆中。”《水经·江水注》:江水“东历平都,(东望)峡对丰民洲,旧巴子别都也”。东汉永元二年
北宋置,属缙云县。即今浙江缙云县东北五十里壶镇。清末改为壶镇。古镇名。北宋置,即今浙江省缙云县东北壶镇。元时置站赤于此。
元至正十一年 (1351) 置,属四川行省。治所即今湖北鹤峰县。后改为宣抚司。
①唐贞观十四年 (640) 置,治所在金满县(今新疆吉木萨尔县北二十五破城子)。《元和志》 卷40: 庭州 “因王庭以为名也”。长安二年 (702) 改置北庭都护府。②北宋大观元年 (1107) 置,
唐开元二十六年 (738) 分鄮县置,属明州。 治所在今浙江舟山市定海区城关镇北十二里河村。后移治今定海区城关镇。因山得名。大历六年(771) 废。古县名。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