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南诏

南诏

原名蒙舍诏,为唐代洱海地区六诏之一,治图城 (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西北三十四里)。《旧唐书·南诏传》: “蛮谓王为诏。” 唐樊绰《蛮书》 卷3: “蒙舍,一诏也。居蒙舍川,在诸部落之南,故称南诏也。姓蒙。” 开元中,皮罗阁统一六诏,迁治太和城 (今云南大理市北十里太和村)。开元二十六年 (738) 受唐朝封为云南王。后以阳苴咩城 (今云南大理市北二十六里大理古城) 为西京,以拓东城 (今云南昆明市) 为东京。辖境约当今云南全省、四川大渡河以南,贵州西部以及缅甸、泰国、老挝、越南的部分地区。贞元十一年 (795)唐置云南安抚司。天复二年 (902) 为贵族郑买嗣所灭。


唐代以乌蛮为主体,包括白蛮等族建立的政权。唐初为蒙舍诏,贞观二十三年(649年),细奴罗建大蒙政权,以巍山(今云南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境)为首府。开元年间,其王皮罗阁在唐朝的支持下统一六诏,迁治太和城(今云南大理市北太和村)。因蒙舍诏在其他五诏之南,故称为南诏。全盛时辖有今云南省全部、四川省南部、贵州省西部等地。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中心地区农业、手工业(包括冶铁技术)发达,使用奴隶劳动。吸收汉族先进生产技术。部分采用唐朝政治制度,曾多次派遣贵族子弟赴成都、长安(今陕西西安市)学习,统治集团通用汉文。佛教流行。历传十三王,十王受唐册封。唐天复二年(902年)为贵族郑买嗣所灭。


猜你喜欢

  • 田家庄

    即今山东桓台县西北二十一里田庄镇。民国《新城县志》:城西北有田家庄。1984年设田庄镇。

  • 赤谼岭

    即离石山。在今山西方山县东北。《北齐书·斛律金传》:“高祖自出北道,度赤谼岭。”即此。古山名。又作赤洪岭。在今山西省吕梁市东北。南朝梁中大通五年(533年),魏丞相高欢遣窦泰讨尔朱兆,追破之于赤谼岭,

  • 泽朗山

    在今福建福清市东南七十里。明初移练门巡司于此,改名泽朗山巡司。

  • 陈家桥镇

    ①即今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镇西二十八里陈桥。清光绪《南汇县志》卷1:陈家桥镇“因桥成镇,故以桥名”。②即今江苏六合县西北二十五里程桥镇。明嘉靖《六合县志》卷1:“程家桥在县西二十五里。”清光绪《江苏全省

  • 乞村

    原名郗村。即今河北平乡县治。见《平乡县志》卷2村镇表。丁文江《中华民国新地图》作乞村。1945年平乡县迁治于此。

  • 岐棘山

    又名骑立山、五朵山。即今河南镇平县西北九十里五垛山。《水经·湍水注》:涅水“出涅阳县西北岐棘山”。

  • 绥宁寨

    北宋庆历四年 (1044) 置,属原州。在今宁夏彭阳县东北孟塬乡。后废。北宋庆历四年(1044年)置,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彭阳县孟塬乡。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地入金。

  • 白漠港市

    即今湖北黄陂县北沦河西白木港村。《清一统志·汉阳府》:白漠港市“在黄陂县北四十里”。

  • 冯洛州都督府

    唐显庆中置,属北庭都护府。治所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县与乌鲁木齐市之间。约8世纪前废。唐显庆时置,约治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吉木萨尔县与乌鲁木齐市一带。寄于北庭都护府界内,无州县户口,随地治畜牧。约公元8世纪前

  • 曲陵县

    西晋太康元年(280)改石阳县置,属江夏郡。治所在今湖北汉川县西北。南朝宋泰始六年(470)废。南齐复置,后又废。古县名。西晋太康元年(280年)改石阳县置,治今湖北省汉川市西北麻河镇。属江夏郡。南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