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名山县

名山县

隋开皇十三年(593)改蒙山县置,属邛州。治所即今四川名山县。《元和志》卷32名山县:“因县西北名山为名。”大业初属临邛郡。唐属雅州。明洪武十年(1377)废入雅州,十三年(1380)复置。清属雅州府。《清史稿·文宗纪》:咸丰十年(1860),李永和义军攻“陷名山”。即此。民国初属四川建昌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


在四川省中部偏西。属雅安市。面积614.3平方千米。人口25.9万。辖8镇、7乡。县人民政府驻蒙阳镇。西魏废帝二年(553年)置蒙山县,治今址,属蒙山郡。隋开皇十三年(593年)改为名山县,初属雅州,后属临邛郡。《元和郡县志》名山县:“因县西北名山为名。”唐贞观八年(634年)析置百丈县,均属雅州。明洪武十年(1377年)省名山县入州;十三年复置,并省百丈县入名山县。清雍正七年(1729年)属雅州府。1913年属上川南道,1914年属建昌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1950年隶川西行署区眉山专区,1952年属四川省眉山专区。1953年撤销,划入温江专区。1954年划入雅安专区。1968年属雅安地区,2000年属雅安市。地处四川盆地西缘中、低山地带。名山河自西北向东南流,汇东来车岭河后再南流出境入青衣江。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以稻、小麦、玉米、油菜籽为主,为雅安地区稻、生猪主产地。芒硝、石灰石蕴藏量大。工业有采矿、水泥、磷肥、制茶、造纸、火柴、罐头、农机、食品等。“蒙顶茶”唐代即为贡品。“蒙顶黄芽”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川藏公路斜贯县境中部。古迹有唐代摩崖造像、宋代茶马司遗址等。有名山烈士陵园及蒙山风景旅游区。


猜你喜欢

  • 春秋时齐邑。在今山东济南城西。《春秋》: 桓公十八年 (前694),“公会齐侯于泺”。即此。战国时称为历下邑。

  • 多罗山

    在今贵州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西四里。《方舆纪要》卷122务川县:多罗山“其相接者有马鞍石岩,又西一里有山羊岩,皆高胜”。

  • 荆湖北道宣慰司

    元初置,属河南江北等处中书省。治所在荆南府路 (后改中兴路,治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城)。辖境相当今湖北大悟、孝感以西,桐柏山、荆山以南,长江以北地区。元至正二十四年 (1364) 并入湖广行省。

  • 在今河南汝州市西南。《水经· 渠水注》引 《竹书纪年》: 梁惠王二十八年 (前342),“穰疵(苴) 率师及郑孔夜战于梁、赫,郑师败逋”。古邑名。在今河南省汝州市西南。《古本竹书纪年》:周显王二十七年

  • 宋河镇

    即今湖北京山县东北五十里宋河镇。清置巡司于此。在湖北省京山县东北部。面积294平方千米。人口5.9万。镇人民政府驻宋河,人口 4400。最初成集时有宋姓居此,因靠河,故名。解放初为第四区,1958年改

  • 托尔和札萨克旗

    即土尔扈特西旗。旗府驻地在今青海兴海县西那家附近,后迁今青海刚察县北。

  • 六石峰

    在今江西广丰县东。《方舆纪要》卷85广信府永丰县:六石峰“在县东七十里,与平洋山相望。六峰特立,中有圣泉,冬至则涸,夏至则溢。六石关置于此”。

  • 童子寺

    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龙山上。北齐天保七年(556) 建。寺前有燃灯石塔一座,高5.33米。《北史·唐邕传》 载: “文宣 (高洋) 尝登并州童子佛寺望并州 (晋阳) 城。” 即此。

  • 蓬多城

    即今西藏林周县驻地旁多。《清一统志·西藏》 卫地诸城: 蓬多城 “在喇萨东北一百七十里”。藏语意为 “普央岗钦” 山的岔口。1960年与林周宗合并设林周县。又作盆多城。清康熙间置,在今西藏自治区林周县

  • 芙蓉江

    ①在今江西南康县南章水之别称。《方舆纪要》卷88南安府南康县:芙蓉江“在城南,即章水也。自大庾县东北流,至此澄渌泓深。江之南平沙横衍,数里皆民居,绕东山而下,村巷桥梁多以芙蓉为名”。《清一统志·南安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