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罗河
即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乌苏里江支流霍尔河。《清一统志·吉林一》 “阿库密河” 条下: 和罗河 “在 (宁古塔) 城东一千五百余里。源出和罗窝集,俱西北流入乌苏哩江”。
即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乌苏里江支流霍尔河。《清一统志·吉林一》 “阿库密河” 条下: 和罗河 “在 (宁古塔) 城东一千五百余里。源出和罗窝集,俱西北流入乌苏哩江”。
又名乌亭逆水、丽水。即今甘肃中部庄浪河。源出甘、青两省边境冷龙岭东坡,东南流经天祝藏族自治县和永登县南,至兰州市西河口入黄河。《汉书·地理志》 金城郡允吾县: “乌亭逆水出参街谷,东至枝阳入湟。” 《
又名绛水、赤水、牛鞞水。在今四川简阳市西。源出仁寿县东北龙泉山东麓,东北流,至简阳市城北合赤水河注入沱江。《清史稿·地理志》 简州: “绛溪河发源西北月亮沟,东南流,径城北,入江。”即“绛水(3)”。
旧称东田石。又名莲峰山。在今福建连城县东六里。山腰半山亭西岩壁上有元马周卿刻 “冠豸” 二字。旧称东田石。在福建省连城县城东侧。因山上有巨石屹立如古法官帽獬豸冠得名。又由于形似莲花,称莲花山。主峰五老
①西汉置,属勃海郡。治所在今河北阜城县东古城镇。东汉废。西晋复置,仍属勃海郡。北齐天保七年 (556) 移治今阜城县。隋属信都郡。唐属冀州,天祐二年 (905) 改名汉阜县。五代汉复名阜城县。北宋属永
西汉置,属上谷郡。治所即今河北涿鹿县。西晋改为下洛县。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河北省涿鹿县。属上谷郡。三国魏改为下洛县。
唐置,为军镇,属戎州。在今四川宜宾县西南安边镇。
宋大理置,属威楚府。在今云南思茅市西南六十二里官房。元属元江路。明废。大理国置,在今云南省普洱县南思茅镇西南官房。元属元江路。后废。
明洪武元年 (1368) 改泉州路为府,属福建省。治所在晋江县 (今福建泉州市)。辖境相当今福建晋江流域、澎湖列岛及厦门、同安、金门、德化等市县地。清辖境缩小,永春、德化二县割出,置永春直隶州; 澎湖
西魏废帝二年(553)改金城县置,属枹罕郡。治所即今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南古鄯镇。《元和志》卷39龙支县:“西南有龙支谷,因取为名。”一说在今甘肃永靖县北。唐属鄯州,上元后陷于吐蕃。古县名。北魏初于
蒙古至元二年 (1265) 改淄川路置,属中书省。治所在淄川县 (今山东淄博市西南淄川城)。辖境相当今山东淄博市、博兴县西部及高青、邹平以东,黄河以南,鲁山以北地。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 改为般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