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名恭水。即今山西芮城县东北三十里恭水涧。源出甘枣山,南流入黄河。《山海经·中山经》:“甘枣之山,共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河。”
在今广西藤县西北二十里,浔江中之灯州村。《方舆纪要》 卷108藤县 “褟洲” 条下: “又登洲在县西二十里。中流一峰尖峙,高数百尺。” 明置登洲营于此。
①春秋时纪邑。后入齐。在今山东昌邑市西北三十里瓦城。《春秋》: 庄公元年 (前693),“齐师迁纪郱、鄑、郚”。《方舆纪要》 卷36昌邑县 “訾城”条: “鄑亦读訾,本 一城也。唐武德二年置訾亭县,属
北宋属海丰县,在今广东海丰县西南。《元丰九域志》卷9:海丰县有杨安锡场。在今广东省海丰县西南。北宋属海丰县。
在今蒙古国乌兰巴托东。《辽史·太祖纪》:天赞三年(923),远征阻卜等部,“八月乙酉,至乌孤山,以鹅祭天”。
亦名坡头墟。即今广东廉江市东南平坦镇。清光绪《高州府志》卷10石城县:坡头墟在“县东南六十五里”。1922年改为平坦墟。
即今黑龙江省萝北县北克里维哈山。《金史·太祖纪》:太祖“与乌古伦部兵沿土温水过末鄰乡,追及跋忒于阿斯温山、北泺之间,杀之”。古山名。即今黑龙江省萝北县北克里维哈山。
战国魏邑。在今河南兰考县东北堌阳镇。《水经·济水注》 引 《竹书纪年》: 梁惠成王三十年 (前340),“城济阳”。《史记· 苏秦传》:“ (秦) 决白马之口,魏无外黄、济阳。” 皆此。秦置县。古邑名
即今广西田阳县西北二十里那波镇。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奉议州图:西有那坡墟。
在今海南省三亚市西南。明正德《琼台志》 卷6崖州: 鹿回头岭 “在州 (治今崖城镇)东一百四十里海滨临川之南,状如鹿至海回头,海为所障。宋临川里土贼陈明甫据其地为宅基。昔人尝于此掘得所埋金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