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石桥镇
又名坦直桥镇。即今上海市南汇县西北二十四里坦直镇。清光绪 《南汇县志》 卷1: 坦石桥镇“相传陆氏世居此,曾建大石桥,环而高,后圮,乃平之,遂呼为坦石桥”。
又名坦直桥镇。即今上海市南汇县西北二十四里坦直镇。清光绪 《南汇县志》 卷1: 坦石桥镇“相传陆氏世居此,曾建大石桥,环而高,后圮,乃平之,遂呼为坦石桥”。
即今湖南常宁县西南四十里洋泉镇。清光绪 《湖南通志》 卷1常宁县图: 县西南有洋泉。
①即今广西西林县治。《清一统志·泗城府》:八达“在西隆州西南土黄甲,逼近滇黔苗寨,最为扼要之地。本朝雍正七年设州同驻此”。“八达”系壮话音译,八意为口,达为河,“八达”意即河口,因位于驮娘口、花贡沟交
明洪武三十年 (1397) 改铜鼓千户所置,属湖广都司。治所即今贵州锦屏县东南铜鼓乡。二年后废。建文四年 (1402) 复置,清雍正五年 (1727)改置锦屏县。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改铜鼓千户所
一名谢阳。在今河南南阳县东南。《后汉书·樊重传》: 建武十三年 (37),“封弟丹为射阳侯”。李贤注: “在射水之阳。《水经注》 曰: ‘沘水西南流,射水注之,水出射城北。建武十三年,封樊重少子丹为射
明万历二十九年 (1601) 改瓮水安抚司置,属黄平州。治所即今贵州瓮安县。清属平越州。民国初属贵州黔中道。1920年直属贵州省。据郭子章 《郡县释名》 贵州卷: 瓮水、重安俱长官司,“合重安、瓮水二
即今福建沙县西北夏茂镇。《清一统志·延平府》“华岩墟”条下:“下茂墟,在县北六十里。”
金大定二十九年 (1189) 改武功县置,属乾州。治所即今陕西武功县西北四十里武功镇。元复名武功县。古县名。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改武功县置,治今陕西省武功县西北武功镇。属乾州。元复名武功县。
在今福建同安县南。《方舆纪要》卷99同安县:五通岭在“县东(据《清一统志》,当作南)七十里。《志》云,宋幼主避蒙古兵至泉城,闻蒲寿庚之乱,止郡城北法石寺,越城南下辇,今为下辇铺。自下辇铺过县东五都龙窟
在今浙江宁海县南。《方舆纪要》 卷92宁海县: 枫槎岭 “在县南二十里,亦曰枫岭。嘉靖中,倭寇入犯,官军御之于此”。古山名。在今浙江省宁海县东南。明嘉靖中,官军御倭寇于此。
在今河南正阳县东六十里。《方舆纪要》卷50真阳县:龙陂港,“《旧志》:源出遂平县之洪山,流入县境,合清水港而入于淮”。唐元和十三年(818),以蔡州牧地为龙陂监,盖因龙陂港而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