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寺泉
在今河南罗山县西南。《方舆纪要》卷50罗山县:“大乘寺泉在县西南百二十里。引流灌田,其利甚溥。”
在今河南罗山县西南。《方舆纪要》卷50罗山县:“大乘寺泉在县西南百二十里。引流灌田,其利甚溥。”
即今山东广饶县东北百里唐头营。《明史·地理志》 乐安县: “东北有塘头寨,有百户所驻焉。”
即今陕西乾县西漠西河、大北沟、漠峪河。《方舆纪要》 卷54乾州: 莫水“亦曰漠谷水。源出永寿县界高泉山,流入州西北境,又西南流入武功县界。亦名武水,下流入于渭水”。
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 以元辽王阿扎失里等率部归降,置泰宁、朵颜、福余三卫都指挥使司于兀良哈之地。泰宁卫在元泰宁路境(今内蒙古洮儿河、绰尔河下游)。朵颜卫在朵因温都儿(今内蒙古洮儿河源索岳尔济山
①在今河南信阳县东。《方舆纪要》卷50信阳州:台湖“在州东三十五里”。②在今湖北云梦县南。《方舆纪要》卷77云梦县:台湖在“县南六十里。《志》云,水出县东三汊口及后湖,会流至涢口入于汉”。
在今陕西华阴市南华山莲花峰下。陈抟脱骨处。宋太宗赐抟号希夷先生,峡因以名。在今陕西省华阴市南华山莲花峰下。相传为宋陈抟脱骨处,抟号希夷先生,峡因以名。
在今上海市闵行区东华泾附近。《方舆纪要》卷24松江府上海县:乌泥泾“元泰定初都水监任仁发浚乌泥、大盈二河;二年复浚县之潘浜、乌泥泾,各置石闸,以遏浑潮,闸废。今东流注于黄浦”。
①即涝水。在今山西临汾市北。《山海经·中山经》:“牛首之山,……劳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潏水。”②即今广西那坡县南百合水。《清一统志·镇安府》:末山水“在小镇南三十里。源出末山,南流与劳水合,入越南界”。
即南华山。在今云南祥云县东南四十里大坡村。巍峨挺拔,双峰对峙,为当地著名风景名胜区。
在今陕西兴平市北二里。《元和志》 卷2兴平县: 始平原 “东西五十里,南北八里,东入咸阳界,西入武功界”。
1931年12月改大宁设治局置,治所在小城子(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北小城子镇)。1932年升为宁城县。1931年12月由大宁设治局改名。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小城子镇。1932年升县,隶热河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