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兴县

大兴县

①北魏置,为大兴郡治。治所即今陕西定边县。西魏改名五原县,后复改大兴县。隋又改为五原县。

②隋开皇三年(583)改万年县置,与长安县同治大兴城内(今陕西西安市)。唐武德元年(618)复名万年县。

③金贞元二年(1154)改析津县置,与宛平县同为大兴府治(在今北京城西南)。元移治大都城内(今北京城内)。明洪武初为北平府治,永乐中为京师顺天府治。清仍为顺天府治。民国初为京兆尹治。1928年废京兆尹置北平市,移大兴县治黄村,属河北省。1958年改属北京市,设大兴区。1960年复设大兴县。


(1)古县名。(1)北魏置,治今陕西省定边县。隋改名五原县。(2)隋开皇三年(583年)改万年县置,与长安县同治大兴城(今陕西西安市)。属雍州。大业初属京兆郡。唐武德元年(618年)复改万年县。(2)古旧县名。金贞元二年(1154年)改析津县置,治今北京市城区。属大兴府。1949年迁治青云店,1954年迁治黄村镇。原属河北省,1958年划归北京市,改设大兴区。1960年复县,2001年撤销,复改大兴区。


猜你喜欢

  • 思陀土司

    明洪武中置思陀甸长官司,治所在今云南红河县西南二十八里大新寨。清道光元年 (1820)迁今红河县西南二十二里乐育。1933年废。

  • 网头河

    又名北商河。在今江苏武进县西青山门外。《方舆纪要》卷25常州府武进县“西蠡河”条下:“又有网头河在城北,延袤六十五里。入无锡、江阴界,其支流俱入于大江。”

  • 顺化军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 (978) 改衣锦军置,治所即今浙江临安县城。太平兴国五年 (980)废。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以衣锦军改名,治安国县(今浙江临安市)。次年废。

  • 泓上

    春秋吴地,在今江苏吴县西南横山。《左传》: 哀公十三年 (前482),越伐吴,“吴大子友、王子地、王孙弥庸,寿于姚自泓上观之”。

  • 错凿城

    北宋筑,属河州。在今甘肃临夏县西南。

  • 尔州

    唐永徽二年(651)置羁縻州,属茂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汶川县西南邛崃山附近地区。后废。

  • 贵州卫

    明洪武四年十二月 (1372年1月) 置,属四川都司。治所即今贵州贵阳市。永乐间改属贵州都司。清康熙二十六年 (1687) 废。明洪武四年(1371年)置,治今贵州省贵阳市。属贵州都司。清康熙二十六年

  • 竹山千户所

    明成化八年(1472)置,属郧阳卫。治所在今湖北竹山县东。后废。

  • 北杏

    春秋时齐邑,在今山东东阿县境。《春秋》:庄公十三年(前681),“春,齐侯、宋人、陈人、蔡人、邾人会于北杏”。春秋时以诸侯而主天下会盟之政, 自此始。(1)古邑名。春秋齐邑。在今山东省东阿县北。《春秋

  • 小桃源

    在今四川简阳市北三十里。《舆地纪胜》卷145简州:小桃源“在郡治望湖楼东,天水相接,放目无际,遥见云顶,耸翠半空,为西州第一。以桃花最多,故以小桃源扁之。又叠石作武陵洞口之状,迥然与尘寰相隔矣”。又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