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峡山
在今广西平南县北十五里。《明一统志》卷85浔州府:大峡山“在平南县北一十五里”。
在今广西平南县北十五里。《明一统志》卷85浔州府:大峡山“在平南县北一十五里”。
即今四川广汉市东连山镇。清嘉庆《汉州志》卷9:连山场“至州三十里”。
唐武德五年 (622) 析信义县置,属南扶州。治所在今广东信宜县西北。贞观八年 (625) 属窦州。北宋开宝七年 (974) 废入信宜县。古县名。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治今广东省信宜市西北。属窦州
1942年由长寨、广顺二县合并设置,属贵州省。治所即今贵州长顺县。由长寨、广顺二县各取一字为名。在贵州省南部。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面积 1543 平方千米。人口25.3万。辖7镇、10乡。县人民政
在今青海湟中县西北。《清一统志·西宁府二》: 喇课营 “在西宁县西北八十里。城周一百八十余丈。本朝雍正十一年筑,设千总”。
在今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市西。清乾隆 《西域图志》 卷13伊犁西路: 索郭鲁克 “在吹郭勒南岸库克萨尔西三十里支河之间,其西境支河名察罕乌苏”。
在今云南永胜县东五里谭家坪。《方舆纪要》卷117北胜州:小吉都寨“在州东五里。《志》云,元时土酋高斌祥屯兵于此”。辛亥革命后改今名。
在今福建武夷山市西南武夷八曲。《清一统志·建宁府》 “天柱峰” 条下: 鼓子峰 “其石如鼓,前有鼓楼崖,后有三层峰”。
南朝宋泰始七年 (471) 置,为西海郡治。治所在今江苏连云港市东南南城镇。南齐改为都昌县。
在今陕西凤翔县东。《资治通鉴》:唐至德二载(757),肃宗自灵武至凤翔,安守忠攻武功,“游兵至大和关,去凤翔五十里”。即此。在今陕西省凤翔县东。唐至德二载(757年)肃宗自灵武至凤翔,安禄山部将安守忠
古山名。又称卑犹山、万安山。即今江苏省苏州市西北阳山。《吴越春秋》:越王葬吴王于秦余杭山。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