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河南潢川县东南。《水经·淮水注》:淠水 “又东北流,径新城戍”。即此。南朝梁置新城郡及新城县于此。
南朝陈改临海郡置,属东扬州。治所在章安县 (今浙江台州市西北章安镇)。寻复为临海郡。南朝陈改临海郡置,治章安县(今浙江台州市椒江区北章安镇)。辖境约今浙江省临海、三门、宁海、天台、仙居等市县区域。隋初
亦名赤溪、马桑溪。即今四川蓬溪县西南蓬溪河。《寰宇记》 卷87蓬溪县: “取邑内蓬溪为名。” 《元丰九域志》 卷7: 蓬溪县有蓬溪。《方舆纪要》 卷71蓬溪县: 蓬溪在 “县城北。源出蓬莱山,东流绕赤
1914年改长宁县置,属江西赣南道。治所即今江西寻乌县。以县东有寻邬水,故名。1926年直属江西省。1957年改名寻乌县。旧县名。本长宁县,1914年因与广东、四川两省长宁县重名,改为寻邬县。以县东寻
即竿山。在今上海市松江县西北三十六里。《方舆纪要》卷24松江府青浦县:竿山“亦曰竹竿山,俗名北竿山, 又山在干山之北,故名北干山”。
①三国魏置,治所在平昌县(今山东诸城市西北六十里),寻废。晋惠帝时复置,治所在安丘县(今山东安丘市西南十二里)。北魏移治昌安县(今安丘市东南)。北齐省。②东魏平平中置,治所在昌平县(今北京市昌平县西南
新安江支流。在今安徽歙县北,南流注入扬之水 (练河)。《舆地纪胜》 卷20徽州: 富资水“在歙县,出昉源”。《方舆纪要》 卷28徽州府歙县“丰乐水” 条下: “府北一里曰富资水,源出府北四十里昉村,亦
在今江苏句容县东南茅山。《舆地纪胜》卷17建康府:小茅峰“在中茅峰背。新室地皇三年及汉建武七年遣使赍金献于三君,并埋此”。明弘治《句容县志》卷4:“小茅峰在中茅峰之北,即三茅君所居。”
在今广东惠来县东南沿海地区。产海盐。明嘉靖初,设隆井盐场于练江村。清于此设盐课司。民国于此地设场知事。
即今广东阳东县南雅韶镇之北津村。《方舆纪要》卷101阳江县:北津砦“在县南北津山上。旧有望海亭。万历四年奏置北津水砦,十四年城之,以防海寇。《海防考》:海陵山西南戙船澳,旧为御倭要地, 水师巡哨, 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