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西国
明崇祯十七年(1644)冬,农民义军领袖张献忠攻占成都(今四川成都市),建大西国,改元大顺,以蜀王府为宫,成都为西京。据有今四川大部分地区。清顺治三年(1646)十一月亡。
明崇祯十七年(1644)冬,农民义军领袖张献忠攻占成都(今四川成都市),建大西国,改元大顺,以蜀王府为宫,成都为西京。据有今四川大部分地区。清顺治三年(1646)十一月亡。
即东阳江。兰江支流。在今浙江金华市南。《水经·渐江水注》:吴宁溪水“出吴宁县,下径乌伤县入谷”。
即今广东梅州市南三角镇。清光绪《广东舆地全图》嘉应州图:州南有三角。
古代在今陕西建都的王朝,通称函谷关或潼关以西王畿附近为关内,亦称关中。今河北山海关以西地区,四川康定以东地区,甘肃嘉峪关以东地区旧称关内,皆与关外相对而言。地区名。(1)秦至唐时称函谷关或潼关以西、陇
明洪武三年 (1370) 置,属山东都司。治所在今山东莱州市东。清顺治十六年 (1659)裁。
在今山东泰安市南。《清一统志·泰安府》 “舞鹤台” 条引 《旧志》: “宋真宗封祀坛,在岳南五里。有王旦碑、朝觐台,在 (泰安) 州南,有陈尧叟碑。”
明万历四十二年 (1614) 置,在今广西宁明县西。清改设都司。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置,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宁明县西。清时设都司驻守。
在今云南思茅市西。本名六困。清雍正七年(1729)设土把总驻守。
唐武德六年 (623) 改道州置,治所在平道县 (今越南永富省福安东南)。不久改为仙州。
①西汉置,属雁门郡。治所在今山西浑源县西十五里麻庄。因崞山而得名。东汉末废。西晋初复置,永嘉后入魏,改名崞山县。②隋大业二年 (606) 改平寇县置,属代州。治所在今山西原平市北三十五里崞阳镇。三年
宋置,属思州。即今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西南乌罗镇。《方舆纪要》卷122铜仁府乌罗司:“宋为乌罗洞……祥兴元年,湖南制置使张烈良等起兵兴崖山,军败奔思州乌罗,为元军所袭, 皆战死。”即今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