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金山
①即南金山。在今福建霞浦县南六十里。
②即今广东台山市东南海中大襟岛。《清一统志·广州府》 “上川山”条:“相近有大金、小金二岛。”
在上海市金山区东南部、杭州湾北侧海中。面积约0.3平方千米。与邻近的小金山岛、浮山岛(旧名乌龟山)在宋以前同为大陆岸边山丘,后因潮水冲刷与大陆分离。山体由火山岩组成。海拔103米,为上海市最高峰。自然生态保持较好,已建自然保护区。
①即南金山。在今福建霞浦县南六十里。
②即今广东台山市东南海中大襟岛。《清一统志·广州府》 “上川山”条:“相近有大金、小金二岛。”
在上海市金山区东南部、杭州湾北侧海中。面积约0.3平方千米。与邻近的小金山岛、浮山岛(旧名乌龟山)在宋以前同为大陆岸边山丘,后因潮水冲刷与大陆分离。山体由火山岩组成。海拔103米,为上海市最高峰。自然生态保持较好,已建自然保护区。
明置,属永宁县。在今北京市延庆县东北刘斌堡乡东周四沟。《方舆纪要》 卷17永宁县: 周四沟堡,“ (明) 嘉靖十九年创筑,周二里有奇。其西北有黄土岭、西石河镇、口外山口诸冲”。
元至元十五年(1278)置,属江西等处行中书省。治所在广州路(今广东广州市)。辖境相当今广东封开、郁南、罗定、阳春、阳江以东之广东省。明洪武二年(1369)改置广东等处行中书省。元至元十五年(1278
①又名铅山。在今江西铅山县南。《寰宇记》 卷107信州铅山县: 铅山 “在县 (治今永平镇)西北七里,又名桂阳山”。唐时产铅,贞元元年(785) 置永平监,主持开采。②在今广东连州市西北五十里。《新唐
①辽圣宗时置,属迁州。治所在今河北秦皇岛市东北山海关。金废为镇。②辽置,属龙州、黄龙府。治所在今吉林农安县境。后废。古县名。辽置,治今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山海关。为迁州治所。金降为迁民镇。
明属阿迷州,在今云南砚山县西北落太邑。
即今广东新会市北棠下镇西南桐井村。清光绪 《广东舆地全图》: 新会县北桐水北有桐井墟。
在北魏平城,今山西大同市北。《水经·㶟水注》:如浑水西支流入宫城后,“其水夹御路南流径蓬台西。魏神瑞三年又毁建白楼,楼甚高竦,加观榭于其上,表里饰以石粉,皜曜建素,赭白绮分,故世谓之白楼
即麻里兀。今土库曼斯坦马雷。《后汉书·西域传》:安息国“其东界木鹿城”。即此。
又名翁湖。即今湖南岳阳市南㴩湖。《方舆纪要》卷77岳州府巴陵县:㴩湖“亦曰角子湖,以在洞庭之角也”。《资治通鉴》:五代唐天成三年(928),吴将苗璘将水军攻楚岳州,至君山,
即今四川广元市东南元坝镇。1933年川陕革命根据地在此置嘉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