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太丘

太丘

即今河南永城县北四十里太丘乡。《史记·六国年表》:周显王三十三年(前336),“宋太丘社亡”。《汉书·郊祀志》:“周显王之四十二年,宋大丘社亡。”西汉置太丘县于此。西晋县废。东晋初,祖逖曾据此。《晋书·祖逖传》:逖“进据太丘。樊雅遣众夜袭逖,遂入垒”。


春秋战国宋地。《史记·六国年表》:周显王三十三年(前336年),“宋太丘社亡”。今地无考。


猜你喜欢

  • 大斤山

    又作秦山。即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西北之大青山。《隋书·突厥传》:开皇二十年(600),“达头自立为步迦可汗,其国大乱。遣太平公史万岁出朔州以击之,遇达头于大斤山,虏不战而遁”。古山名。又称秦山。即今内蒙

  • 拟岘亭

    在今四川广安县西。《清一统志·顺庆府》:拟岘亭“在广安州西二里。安张商英有诗”。

  • 二王冢

    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区郑家沟西南鼎足山上。旧籍多记载为齐桓公小白和齐景公杵臼之墓。《史记·齐太公世家》 集解引《皇览》曰:“桓公冢在临菑城南七里所菑水南。”又曰:“景公冢与桓公冢同处。”但1984年经过

  • 龙窖山

    在今湖南临湘市东北。《舆地纪胜》卷69引《岳阳志》云:“在巴陵北。山实峻极,上有雷洞,有石门之洞,山瑶居之, 自耕而食, 自织而衣。”《方舆纪要》卷77岳州府临湘县:龙窖山在“县(治今岳阳市东北陆城镇

  • 北黑铁路

    自黑龙江北安经孙吴至黑河(瑷珲)。全长303公里。日伪于1933—1935年修筑。1945年被拆除,后恢复北安至龙镇段。从黑龙江省北安到黑河。长303千米。原线于1933—1935年日本侵华期间修筑。

  • 光州

    ①北魏皇兴四年(470)分青州置,治所在掖县(今山东莱州市)。《元和志》卷11莱州:“取界内光水为名。”辖境相当今山东胶莱河以东地。隋开皇五年(585)改为莱州。②南朝梁置,治所在光城县(今河南光山县

  • 余庆县

    ①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改余庆长官司置,属黄平州。治所即今贵州余庆县。清属平越州。民国初属贵州黔中道。1920年直属贵州省。②清光绪三十年十二月(1905年1月)置,属绥化府。治所在余庆街(今黑龙

  • 天塘溪

    在今海南省琼海市北。《方舆纪要》卷105会同县:天塘溪在“县北二十五里。源出文昌县界天塘岭,流入境,下流达乐会县,合万泉江”。

  • 北阳镇

    金置,属邯郸县。在今河北邯郸县境。在河南省淇县南部。面积117平方千米。人口3万。镇人民政府驻北阳,人口 2580。相传,早有高姓居此,故曾名高家屯。后因此地有一大沙沟,村处于沟北,故名。1957年设

  • 桃关

    即今四川汶川县南岷江东岸桃关。《水经·江水注》: 都安县 “有桃关”。《方舆胜览》 卷55茂州: 桃关 “在汶川县之南八十里。远通西域,公私经过,唯此一路。关北当风穴,其 一二里间,昼夜起风,飞沙扬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