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好太王碑

好太王碑

亦名广开土王碑、永乐太王碑。在今吉林集安市东北十里太王陵东南侧。为公元414年高句丽长寿王为纪念永乐太王(高句丽第十九代王)谈德而建。碑文记述其父永乐太王业绩,守墓奴隶滩派情况。为研究古史珍贵资料。 民国《辑安县志》卷1 :“好太王碑在城东十里。用天然四方形巨石镌斫而成。……共一千七百六十二字。字大三英寸五分, 见方,体在楷隶之间,工整淳厚,有古老朴茂气。”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吉林省集安市区东北5千米处。公元414年高句丽第二十代长寿王为纪念第十九代王而建。十九代王名谈德,号永乐太王,谥广开土境平安好太王,故此碑俗称永乐太王碑,或广开土王碑。为一方柱形角砾凝灰岩稍加修琢而成,无碑额,碑座埋土中,高6.39米,宽1.35~2米不等,形制极富特色。东南为正面,碑文环刻,共44行,满行41字,计1775字。碑文首先记述高句丽建国的神话,称“出自北夫余”的第一代国王邹牟王,是“天帝之子”,“母河伯女郎剖卵降出生子”;然后称颂永乐太王攻掠64城和 1400 多个村庄的业绩;最后刻记330户“国烟”和“看烟”,即守墓奴的摊派情况。碑文内容丰富,是研究高句丽历史的重要资料,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碑文书体为隶书,但极少波磔,方严凝重,匀称工致,拙朴遒劲,为书法界所推崇。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遗产,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好 太 王 碑


猜你喜欢

  • 丁东水

    在今四川乐山市城内。《清一统志·嘉定府一》:方响洞“在乐山县儒学前东百步许。水从洞出,甃为大井,声若环佩,锵然有韵,旧名丁东水”。北宋黄庭坚改为方响洞,作诗云:“古人题作丁东水,自古丁东直至今。我为更

  • 木石港市

    即今湖北阳新县南二十六里木港镇。清光绪《湖北全省分图》:兴国州南有木石港市。

  • 敖岭

    在今江西上高县北。《寰宇记》 卷106筠州高安县: 敖岭 “在县北三里,敖真人得道之所。有敖真人炼丹之迹在”。《方舆纪要》 卷84瑞州府上高县: “县北三里有敖岭,亦曰敖峰。高峻,为近郊之胜。”

  • 亦迷河

    今吉林德惠县东、九台市西之饮马河。《明史·冯胜传》:洪武二十年(1387),“纳哈出将士妻子十余万屯松花河,闻纳哈出伤,惊溃。胜遣观童谕之乃降……还至亦迷河, 复收其残卒二万余”。

  • 赵州桥

    又名安济桥、大石桥。在今河北赵县南五里洨河上。隋开皇年间,由工匠李春设计建造,为我国现存古代大型单孔石拱桥。桥长64.4米。桥拱肩敞开,在大桥的拱肩上,各建两个小拱,桥身构思精巧,既减轻重量,又利于排

  • 宗渡河

    在今湖北蕲春县南。《清一统志 ·黄州府》: 宗渡河 “在蕲州 (治今蕲春县西南蕲州镇) 东八十里。西流入蕲河”。

  • 南通博物苑

    在今江苏南通市城东濠河南畔。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 (1905),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由中国人自办的博物馆,创办人系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张謇。初建时占地35亩,以后逐步扩大。有中馆、南馆、北馆,收藏、陈列

  • 汴滑

    唐方镇之一。乾元二年(759)置,治所在滑州(今河南滑县东旧滑县)。领有汴、滑两州。辖境相当今河南滑县、延津、长垣、封丘、开封、兰考、尉氏、通许、杞县等地。上元二年(761)废。唐方镇名。乾元二年(7

  • 孟定府

    明洪武三十五年 (1402) 置孟定御夷府,属云南布政司。治所在今云南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西六十五里孟定镇。辖境约当今云南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 (除勐撒)、沧源佤族自治县及其西缅甸萨尔温江以东地区。清为孟

  • 云中宫

    北魏旧都盛乐故宫。在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土城子。《魏书·太宗纪》:“太宗明元皇帝,讳嗣,太祖长子也,母曰刘贵人,登国七年生于云中宫。”即此。《水经·河水注》:“白渠水又西径魏云中宫南。《魏土地记》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