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信行政区
1913年析镇雄县北部置威信行政委员,后属云南滇中道。治所在今云南威信县北四十里旧城镇。民国 《云南威信地志资料》: “盖取国家宣威立信,与民更始之义,此命名之所由来也。” 1921年迁治今威信县城扎西镇。1929年直属云南省。1932年改威信设治局。
1913年析镇雄县北部置威信行政委员,后属云南滇中道。治所在今云南威信县北四十里旧城镇。民国 《云南威信地志资料》: “盖取国家宣威立信,与民更始之义,此命名之所由来也。” 1921年迁治今威信县城扎西镇。1929年直属云南省。1932年改威信设治局。
一名南涧。在今江苏南京市南,下流合于秦淮河。《资治通鉴》:南朝宋元嘉三十年(453),柳元景讨太子劭,劭兵败,“士卒争赴死马涧,涧为之溢”。在今江苏省南京市西南。南朝宋元嘉三十年(453年)萧劭为柳元
在今江西南丰县西南。《明一统志》 卷53建昌府: 金障山 “在南丰县西南一百里。根盘百余里,高十余里”。《清一统志· 建昌府一》: 金嶂山“南去广昌县四十里,跨两县界”。
北宋置,属益阳县。即今湖南桃江县治。清同治《益阳县志》卷2:“两岸市廛夹峙如巷,故曰弄溪。”镇因溪为名。后又名桃江镇。
在今河南林州市西北。金末置于蚁尖山。《续资治通鉴》: 南宋宝庆三年 (1227),蒙古史天泽破金将武仙于真定之高公、抱犊诸寨,仙走入汲县,“天泽复取相、卫、蚁尖、马武等寨”。在今河南省林州市西北。金末
在今湖南祁阳县西北七里。《方舆纪要》卷81祁阳县: 排城山 “岩壁如城”。
在今山东费县西。《左传》: 哀公十四年 (前481),司马牛卒于鲁郭门之外,“葬诸丘舆”。杜注:“泰山南城县西北有舆城。” 即此。
唐景云二年 (711) 分括苍县置,属括州。治所即今浙江青田县。《太平御览》 卷171引 《永嘉记》: “青田县有草叶似竹,可染碧,名曰竹青,此处所丰,故曰青田。” 《名胜志》 称: “治青田山下,因
故址在今江苏江宁县东南秦淮河上。《南齐书·李安民传》: 南朝宋元徽四年 (476),“安民至京口,破景素军于葛桥”。宋 《景定建康志》 卷16:葛桥 “在上元县崇礼乡方山东南”。在今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
即今安徽和县西南五显乡。清光绪《直隶和州志》卷4:五显集在“州西南六十里”。
唐置,属山州。治所在今越南义静省北部。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