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阳铁路
即新宁铁路。从广东新宁(今台山市)东南的斗山墟起,北至县北公益埠,折东经新会,至江门北街。
即新宁铁路。从广东新宁(今台山市)东南的斗山墟起,北至县北公益埠,折东经新会,至江门北街。
元至元十四年 (1277) 升饶州置,属江浙行省。治所在鄱阳县 (今江西波阳县)。其辖境相当今江西景德镇市及波阳、余干、万年、德兴、乐平等县地。至正二十一年 (1361) 朱元璋改为鄱阳府,寻改饶州府
即今河北滦县西二十八里雷庄镇。清光绪《滦州志》 全图: 西有雷家庄。
即今台湾省南投县北草屯镇。旧名草鞋墩。日本占领期间设草屯庄,后改草屯街。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设草屯镇。在台湾省南投县西北端,北接台中县。面积104.4平方千米。人口约9万。清代名北投堡,属台湾县。
即今广西灵山县西南陆屋镇。明置林墟巡司于此。
即今江西信丰县西南九渡乡。清同治《赣州府志》卷3:信丰县有“九渡水”墟。
亦名多岳山、岳山。在今四川安岳县南。《元和志》卷33安岳县:安岳山“在县西南一里”。《舆地纪胜》卷158普州:乾艾山,“《九域志》载:郡治安岳山。耆旧相传,以安乐岳山在郡南岳阳坝”。
即今湖北来凤县西南八十里百福司镇。明末置百户所。清置巡检司。民国置县佐。
即今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西北上草乡。清于此设营防守。
北魏旧都盛乐故宫。在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北土城子。《魏书·太宗纪》:“太宗明元皇帝,讳嗣,太祖长子也,母曰刘贵人,登国七年生于云中宫。”即此。《水经·河水注》:“白渠水又西径魏云中宫南。《魏土地记》曰
北宋置,即今江苏大丰县西南串场河旁之刘庄镇。产盐。旧属兴化县,清时有盐大使驻此。民国间并入草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