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安岳县

安岳县

北周建德四年(575)置,为普州治。治所在今四川安岳县北铁门山。《寰宇记》卷87安岳县:“本以邑地在山之上,四面险绝,故曰安岳。”隋大业初属资阳郡。唐武德二年(619)复为普州治。北宋开宝四年(971)移治今安岳县。南宋宝祐后州、县俱废。元至正四年(1344)复置,属遂宁州。明洪武四年(1371)复为普州治。九年(1376)属潼州府。清康熙元年(1662)废入遂宁县,十年(1671)地属乐至县。雍正七年(1729)复置,属潼川州,十二年(1734)属潼川府。民国初属四川嘉陵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境内唐、宋摩岩造像、题记甚多,著名者有卧佛沟大佛、园觉洞、华严洞、毗卢洞、大云山、云龙山等二百多处,十余万尊造像,数十万字佛经,被誉为“石刻之乡”。


在四川省中部,东邻重庆市。属资阳市。面积 2689.1 平方千米。人口153.1万。辖20镇、38乡。县人民政府驻岳阳镇。北周建德四年(575年)置安岳县,并置普州,治今县西铁峰山。以“邑地在山之上,四面险绝,故曰安岳”(《太平寰宇记》)。隋大业初省普州,县属资阳郡。唐武德二年(619年)复于安岳县置普州。天宝初改普州置安岳郡,乾元初复改为普州。北宋开宝四年(971年)移今治。南宋宝廞后,州、县俱废。元末,明玉珍大夏政权复置安岳县,属遂宁州。明洪武四年(1371年)于县复置普州;九年州废,县属潼川州。清康熙元年(1662年)省入遂宁县。雍正七年(1729年)复置,属潼川府。1913年属川北道,1914年属嘉陵道,1928年直属四川省。1950年属川北行署区遂宁专区。1952年属四川省遂宁专区。1958年属内江专区,1985年属省辖内江市,2000年属资阳市。地处四川盆地盆中丘陵中部。岳阳河、龙台河东流出境。西南部有大、小清流河及大、小蒙溪河,均出境入沱江。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有稻、小麦、甘薯。饲生猪、蚕茧、长毛兔。盛产中药材半夏。为全国柠檬生产基地县。山羊板皮及工艺品细篾席驰名。有丝绸、金属制品、食品等工业及淡水养殖珍珠蚌研究所。内遂、乐安、大安公路交会境内。唐、宋石刻、摩崖造像保存完好。有卧佛院、圆觉洞、千佛寨、毗卢洞、华严洞等200余处计10万余尊石刻造像,称“石刻之乡”。另有古迹贾岛墓及清建文庙等。1987年在县西南龙桥乡发掘出三具较完整的恐龙化石。


猜你喜欢

  • 屯河卫

    明永乐三年(1405),属奴儿干都司。在今黑龙江省伊春市南汤旺河流域。后废。明永乐三年(1405年)置,治今黑龙江省汤旺河流域。属奴儿干都司。后废。

  • 齐齐罕卡伦

    清乾隆年间置,在今哈萨克斯坦塔尔迪库尔干东南图尔根河东岸。清徐松《西域水道记》卷4:图尔根河“源发自都兰哈喇山,东流折而南,达山外,南流二十余里,经齐齐罕卡伦西”。

  • 高桥铺

    在今四川邛崃市东高埂镇 (旧太平乡)。清嘉庆 《四川通志》 卷89邛州: 高桥铺 “在州东四十里”。

  • 泸沽湖

    又称左所海。在今云南宁蒗彝族自治县城北一百三十八里落水村以东,西北部分属四川盐源县。《明一统志》 卷87永宁府: 泸沽湖 “在府东三十里。周三百里。中有三岛”。《清一统志 ·永北厅》:泸沽湖 “在永宁

  • 富林洞

    即今广东云浮市西南富林镇。《新唐书·地理志》 勤州: “开元十八年平春、泷等州,首领陈行范余党保铜陵北山,广州都督耿仁忠奏复置州,治富林洞,因以为县。”

  • 白衣大食

    即阿拉伯帝国倭马亚王朝。以其旗色尚白故名。都城在今叙利亚首都大马士革。《新唐书·西域传》:“或曰大食族中有孤列种,世酋长,号白衣大食。种有二姓, 一曰盆尼末换,二曰奚深。有摩诃末者,勇而智,众立为王,

  • 顺州

    ①西魏改冀州置,治所在厉城县 (今湖北随州市北一百里)。隋大业初废。②唐武德五年 (622) 置,治所在安顺县 (今越南清化省清化东南)。辖境相当今越南清化省清化一带。贞观元年 (627) 废。③唐贞

  • 矣落河

    即今云南石屏县西河底河。《清一统志·临安府》:矣落河“在石屏州西八十里。自元江州流入境,又东入亏容甸司界。即元江下流也。一作落矣江”。

  • 梅李

    即梅里。旧称泰伯城。相传周太王长子泰伯居此,因名。在今无锡市东南三十里梅村。《方舆纪要》 卷25无锡县 “泰伯城” 条引 《吴地记》 云: “泰伯筑城于梅李墟,周三里二百步,外廓周三百余里。今曰梅李乡

  • 新郑县

    秦置,属颍川郡。治所即今河南新郑市。西汉属河南郡。《方舆纪要》 卷47新郑县: “春秋时为郑武公之国,曰新郑,以别于京兆之郑也。” 西晋废。隋开皇十六年 (596) 复置,属管州,移治今新郑市南双洎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