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安谷镇

安谷镇

在今陕西耀县西北。宋敏求《长安志》卷19:“安谷镇,在(华原)县西北八十里。”《清一统志·西安府三》 引《耀州志》:“照金山西北为七里川,即古安谷镇地。”


(1)古镇名。在今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西北。北宋属华原县。(2)今镇名。在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西南部。面积70平方千米,人口3.9万。镇人民政府驻安谷场,人口 2370。以驻地安谷场得名。1949年为安谷乡,1958年为燎原公社、安谷公社,1984年改为安谷乡,1992年并车子乡设安谷镇。为省速生丰产林和马尾松采种基地之一。主产稻、小麦等。有酿酒、农机、砖瓦等厂。乐太、安蔡、安踏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沔口

    又作夏口。即今湖北武汉市汉口,为汉江入长江之口。《水经·沔水》:沔水“又南至江夏沙羡县北,南入于江。郦注:庾仲雍曰, ‘夏口亦曰沔口矣’”。杨守敬《水经注疏》:“自孙权置夏口督屯江南,今鄂州也(今武汉

  • 沔阳县

    ①西汉置,属汉中郡。治所在今陕西勉县东旧州铺。北魏属华阳郡。隋开皇三年(583)废。②南朝梁天监二年(503)置,属竟陵郡。治所在今湖北仙桃市南。《元和志》卷21复州沔阳县:“本汉云杜县地,梁天监二年

  • 定辽卫

    明初置,属辽东都司。治辽阳 (今辽宁辽阳市老城)。后分中、左、右、前、后五卫。中卫,洪武十七年 (1384) 置,治辽阳城东南隅,左、右卫,洪武六年以千户所升置。前卫,洪武八年置,治辽阳城东北隅。后卫

  • 常乐溪

    在今浙江建德市南部。《明史·地理志》严州府寿昌县: “南有常乐溪,东南流至兰溪县,入东阳江。”

  • 朱母郎马

    即珠穆朗玛峰。1721年版康熙《皇舆全览图》作朱母郎马阿林。

  • 达布苏泊

    亦名盐泺。即今吉林乾安县西南大布苏泡。《清一统志·郭尔罗斯》:“盐泺在前旗东北七十里。蒙古名达布苏台,产盐。”

  • 南乡镇

    即今广西贺县东南一百里信都镇。《宋史·南汉刘氏世家》: 北宋开宝三年 (970),潘美等围贺州, “ (刘) 遣大将伍彦柔领兵赴贺, 美等以奇兵伏南乡岸”。擒伍彦柔。即此。(1)古镇名

  • 喀萨哩河

    即今吉林榆树市东拉林河支流卡岔河。《清一统志· 吉林一》: 喀萨哩河 “在 (吉林) 城北二百十五里。源出锡兰窝集,俱西北流入拉林河”。

  • 都江堰

    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岷江中。古名离堆、离碓、湔堰、都安堰、金堤、楗尾堰、侍郎堰,宋始称都江堰。大堰为战国末秦昭王时蜀守李冰创建,历代维修,形成为古今闻名的伟大的水利工程。它分渠首枢纽工程与灌溉泄水工程,

  • 碉门百户所

    明置,属荣经。在今四川天全县。《明史·地理志》 荣经县: “又有碉门砦,亦曰和川镇,元置碉门安抚司。洪武五年设碉门百户所于此,其地与天全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