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宕渠县

宕渠县

①西汉置,属巴郡。治所在今四川渠县东北七十四里土溪乡渠江南岸城坝古城。应劭曰: “石过水为宕,水所蓄为渠,故县以是名。” 东汉建安末为宕渠郡治。南朝宋废。

②南朝宋改垫江县置,为东宕渠郡治。治所即今四川合川市。齐为东宕渠僚郡治。梁复为东宕渠郡治。西魏恭帝三年 (556) 改为石镜县。

③南朝宋侨置,为南宕渠郡治。治所在今四川南充市北。南朝梁废。

④南齐置,为西宕渠郡治。治所在今四川盐亭县西北。西魏改为涌泉县。

⑤南朝梁太清元年 (547) 置,为景阳郡治。治所在今四川营山县东六十里黄渡镇景阳村。《寰宇记》卷139良山县: 废岩渠县 “因县界山为名”。隋属宕渠郡。唐武德初属蓬州,长安三年 (703) 移治罗获水 (今四川营山县东北)。天宝初属咸安郡,乾元初属蓬州,宝历元年 (825) 废入蓬山县,大中中复置。北宋乾德三年 (965) 废入良山县。


古县名。(1)西汉置,治今四川省渠县东北三汇镇。属巴郡。东汉末曾为宕渠郡治。三国、西晋属巴西郡。十六国成汉又为宕渠郡治。南朝宋废。(2)南朝宋时改垫江县置,治今重庆市合川市。属巴郡。西魏恭帝三年(556年)改石镜县。(3)南朝宋置,治今四川省射洪县东南杨溪镇附近。西魏时改涌泉县。(4)南朝齐置,治今四川省盐亭县西北。属北宕渠郡。梁天监年间废。(5)南朝梁太清元年(547年)置,治今四川省营山县东北。北宋乾德三年(965年)废。


猜你喜欢

  • 西疆

    即今新疆旧时的别称,指祖国西部疆土。清末钟镛(广生)著《西疆备乘》亦称《新疆志稿》。旧时对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别称。因地处国境西部,故名。

  • 八素溪

    武义江支流。在今浙江武义县东北、金华县东南。《方舆纪要》卷93武义县:八素溪“出县北八素山,流入金华县境,为松溪之上源”。

  • 鲁沟

    汴水支流。在今河南杞县南。《方舆纪要》卷47��县: 鲁沟 “自陈留县流入境, 下流入于汴河”。

  • 定平县

    唐武德二年 (619) 分定安县置,属宁州。治所即今甘肃宁县南六十里政平乡。唐末为衍州治。五代周显德五年 (958) 属邠州。寻属宁州。蒙古至元七年 (1270) 省入宁州。古县名。唐武德二年(619

  • 永平路

    元大德四年(1300)改平滦路置,属中书省。治所在卢龙县(今河北卢龙县)。辖境相当今河北省长城以南的陡河以东地。明洪武初改为平滦府。元大德四年(1300年)改平滦路置,治卢龙县(今属河北)。辖境相当今

  • 应仙山

    在今福建尤溪县东北三十里。明嘉靖《延平府志》卷2《山川》尤溪县:应仙山“在十都。旧名鸡心山,山之半有亭曰应仙,因改今名”。

  • 马武寨

    ①即今山西陵川县东南马武乡。《清一统志·泽州府》:马武寨“在陵川县东五十里马武山。周围百里, 四壁峭立。汉马武筑寨屯兵于此”。②在今河南汤阴县南。《续通鉴》:南宋宝庆三年(1227),蒙古军史天泽破金

  • 当阳坂

    在今湖北当阳市北。《寰宇记》卷146当阳县:当阳坂“即曹操追先主之所”。《方舆纪要》卷77当阳县:当阳坂“在县北六十里。相传曹操追先主于此”。

  • 临川水

    在今海南省三亚市东。《舆地纪胜》 卷127吉阳军: 临川水 “在吉阳县”。《明一统志》 卷82琼州府: 临川水 “在崖州 (治今崖城镇) 东一百三十里。唐以此水名县”。《清一统志·琼州府一》 引《旧志

  • 法雨泉

    在今江苏吴县西南穹窿山上。明王鏊 《姑苏志》 卷9: 法雨泉 “山半有泉名法雨,四时流不绝,下注石堰,可以灌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