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小南海

小南海

①又名龟亭、龟停山、龟停子、车停子。在今四川重庆市巴南区西南白沙沱镇东长江中。为江中小岛。唐、宋时上有观音庙,故名。民国《巴县志》卷1:“龟亭山……土人呼为小南海。”

②在今四川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北南海乡境、邻湖北咸丰县。是清咸丰六年(1856)五月大地震山崩地陷而成。光绪《黔江县志》卷5:“后坝许家湾,距县治六十余里,溪口有山矗起,倏中断如截,响若雷霆,地中石亦迸出横飞,旁击压毙居民数十余家,溪口遂被堙塞,厥后盛夏雨水溪涨不通,潴为大泽,延袤二十余里,土田庐舍尽被淹没,今设舟楫焉。朝阳山寺本一小岭,水盛时适没寺址,四面汪洋,宛若金、焦。泽名小瀛海,土人讹为小南海。”湖东西长五里,南北宽一里,面积2.74平方公里。湖水平均深28米,最深处47米。大地震后地貌遗迹保存完好。


(1)本名小瀛海。在重庆市黔江区北南海乡与后坝乡之间,距县城32千米。系清咸丰六年(1856年)五月“壬子大地震”形成。面积2.74平方千米,平均水深30余米。水势浩渺,波涛激荡,因以海名。湖中多岛,有朝阳岛、老鹳坪岛、牛背岛等。湖面上飞禽追逐,风帆似点;四周山林翠拥,田畴碧连。浮光耀彩,清幽秀美,曾有“不异洞庭,近似蓬莱”之誉。近年已辟为旅游区。 (2)在陕西省南郑县城南约35千米的牟家坝南丛山中。双峰壁立,陡峭悬绝,山麓交歧处,洞开一穴,水从中出,汇成巨池,故名。洞中钟乳石参差,状态万殊,可秉烛入洞游览。洞口外有虹桥二拱,上建观音殿一座。山势高耸,林木茂密,为避暑胜地。


猜你喜欢

  • 紫岩山

    ①在今浙江兰溪市东二十五里。《清一统志·金华府一》: 紫岩山 “山上有岩色紫,形如覆釜,穹窿深广,可容百人”。②又名绵竹山。在今四川绵竹县西北三十里。《汉书·地理志》 绵竹县: “有紫岩山,绵水所出。

  • 画溪

    东阳江支流。即今浙江东阳、义乌二市南之南江。《方舆纪要》 卷93东阳县: 画溪 “出大、小盆山,环绕县南境,合诸溪水而西北出,群山萦回,草木如画,因名”。同卷义乌县: 画溪 “自东阳县西流至此,为洋滩

  • 慈谿县

    明永乐十六年 (1418) 改慈溪县为慈谿县,属宁波府。治所在今浙江宁波市西北三十二里慈城镇。民国初属浙江会稽道。1927年直属浙江省。1949年复改谿为溪。

  • 乾祐河

    又名柞水。在今陕西镇安县东。《清一统志·商州》 “柞水” 条引 《镇安县志》: 乾祐河 “在县东三里,即泎水也。源出咸宁县秦岭,至旧县关入县境,又南至洵阳之两河关,合洵河”。

  • 跋布海

    即今西藏浪卡子县羊卓雍错。《新唐书·地理志》 鄯州鄯城: “乃渡臧河,经佛堂百八十里至勃令驿鸿胪馆,至赞普牙帐,其西南跋布海。”

  • 契丹

    古东胡诸后裔的一支,初附宇文部,4世纪中叶宇文部败散,始分出,号契丹。居地在辽河上游潢河 (今西拉木伦河)、土河 (今老哈河) 流域。传说其始祖生八子,后裔衍为八部。北魏时,八部各入贡,交市于和龙 (

  • 下冻墟

    即今广西龙州县西北下冻镇。旧为上下冻土州。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龙州图:西北有上、下冻。把总驻下冻。

  • 虞姬墓

    ①在今安徽灵璧县东十五里虞姬村。范成大 《石湖居士诗集》 卷12: “虞姬墓,在虹县下马铺北三十七里。” 宋苏轼等有 《虞姬墓》 诗。②在今安徽定远县东南六十里二龙乡潭村。《史记正义》: “ 《括地志

  • 南赕

    元至元十五年 (1278) 置,属云南行省。治所在今云南盈江县北四十四里勐弄。明初废。元时置,治今云南省盈江县北。明初废。

  • 大举口

    即今湖北新洲县南举水入江处大埠镇。《梁书·杜幼安传》:大宝元年(550)助徐文盛讨侯景,败侯景将任约于贝矶,“乃进军大举口”。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