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岢岚县

岢岚县

①北魏置,为岚州治。治所在今山西岚县北。隋开皇三年 (583) 移治三堆城 (今山西静乐县),十八年 (598) 改为汾源县。

②元初改岢岚州置,属岚州。治所即今山西岢岚县。太祖十六年 (1221) 废入管州。明洪武七年(1374) 复置,属太原府,八年 (1375) 升为岢岚州。1912年复改岢岚县,属山西冀宁道。1930年直属山西省。


(1)古县名。北魏置,治今山西省岚县北。属岚州。隋开皇三年(583年)迁治三堆城(今山西静乐县)。十八年改为汾源县。(2)今县名。在山西省西北部。属忻州市。面积 1980 平方千米。人口7.9万。辖2镇、10乡。县人民政府驻岚漪镇。隋大业三年(607年)置岢岚镇。武周长安三年(703年)置岚谷县,属岚州,并置岢岚军。神龙二年(706年)废县存军,景龙中改军为守捉,开元十二年(724年)复置岚谷县,属岚州。五代唐复置岢岚军,周废。北宋太平兴国五年(980年)于岚谷县复置岢岚军,属河东路,熙宁三年(1070年)废军入县,元丰六年(1083年)复置岢岚军。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年)升岢岚军为岢岚州,属河东北路。蒙古太祖仍为岚谷县,太祖十六年(1221年)省县入管州,立巡检司。明洪武七年(1374年)复置岢岚县,八年升为岢岚州,属太原府。清因袭。1912年降州为县。1914年属冀宁道。1927年直属山西省。1949年属兴县专区,1952年属忻县专区。1958年并入五寨县,1961年恢复岢岚县。1983年属忻州地区。2000年属忻州市。地处吕梁山北段,岚漪河、东川河、南川河、北川河流经境内。属南温带半干旱气候。农产以莜麦、马铃薯、谷子、豆类、油料作物为主。矿产有煤、铁、花岗石、石英、铝土、石灰石等。工业有煤炭、冶金、电力、机械、建材、针织、制药等。宁岢、岚岢、岢瓦铁路,209国道和岢宁、岢保公路经过县境。名胜古迹有管涔山、岢岚古城等。


猜你喜欢

  • 罗布林卡

    清乾隆二十年 (1755) 七世达赖喇嘛建,在今西藏拉萨市西郊,为历代达赖喇嘛之夏宫。藏语意为 “宝贝园”。为占地36万平方米,由格桑颇章、金色颇章和达旦明久颇章等三组宫殿组成,每组又分宫区、宫前区、

  • 旄丘

    在今河南濮阳县西南。《诗经·邶风 · 旄丘》: “旄丘之葛兮,何诞之节兮?” 《尔雅·释丘》:“前高,旄丘。”

  • 苴镇

    即今江苏如东县北二十二里苴镇。民国 《如皋县志》 卷1: 苴镇在 “县东一百五十里”。在江苏省如东县东部、掘苴河两岸,临近黄海。面积101平方千米。人口4.1万。镇人民政府驻苴镇,人口 5200。古为

  • 买沟

    一作置沟楼。即今朝鲜咸镜北道图们江南岸会宁。《三国志·魏书·毋丘俭传》:“正始中,俭以高句骊数侵叛,……六年,复征之,宫遂奔买沟。”即此。又称置沟溇。即今朝鲜咸镜北道图们江右岸会宁。三国魏正始六年(2

  • 小凌河驿

    明置,在今辽宁凌海市西南十五里。《明史·地理志》 广宁中屯卫:广宁中左千户所“辖杏山驿至小凌河驿”。

  • 兴平城

    北宋元符元年(1089)于灰家嘴筑,属环州。在今甘肃环县西北。金为兴平堡。元废。北宋元符二年(1099年)筑,在今甘肃省环县西北。金改为堡。元废。

  • 牧马河

    即古木马河。源出陕西城固县西南凉水井,东北流经西乡县南会洋水,东注于汉。《清史稿·地理志》 汉中府西乡县: “牧马河自城固入,径城东南,会洋水。”(1)又名七岭河。相传唐大将尉迟恭曾在河边牧马而得名。

  • 草凉楼驿

    即今陕西凤县东北草凉驿。《方舆纪要》 卷56凤县: 草凉楼驿,“唐玄宗西幸,尝驻跸于此”。

  • 荡阴

    战国魏邑。即今河南汤阴县治。《战国策·赵策三》: “魏安厘王使将军晋鄙救赵。畏秦,止于荡阴不进。” 即此。古邑名。即今河南省汤阴县。《战国策·赵策三》:“魏安釐王使将军晋鄙救赵,畏秦,止于荡阴。”即此

  • 鸡备亭

    在今河南固始县东南。《春秋》昭公二十三年(前519), 吴败诸侯之师于“鸡父”。杜注:“安丰县南有鸡备亭。”《水经·決水注》:“決水自雩娄县北,径鸡备亭。”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