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嵩屿

嵩屿

即今福建厦门市西嵩屿。《方舆纪要》 卷99漳州府海澄县 “云盖山” 条下: “南宋末少帝浮舟海上,遇诞辰,群臣构行殿,嵩呼行礼,故屿以嵩名。”明洪武二十一年 (1388) 移濠门巡司于此。1911年建成之福建第 一条铁路——漳厦铁路,即从嵩屿通往漳州的江东。


即今福建省厦门市西嵩屿。明时有居民数百家。《读史方舆纪要》:“南宋末,少帝浮舟海上,遇诞辰,群臣构行殿,嵩呼行礼,故屿以嵩名。”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移濠门巡检司于此。清宣统三年(1911年)建成的漳厦铁路,即从嵩屿通至漳州江东桥。


猜你喜欢

  • 逯遐汛

    在今广东湛江市东南东海岛西部民安镇境。《清一统志·广东统部》: 东山营设把总驻此。

  • 白马驿

    即今山西黎城县治。北宋天圣三年(1025)黎城县移治于此。

  • 广德王国

    西汉鸿嘉二年(前19)封中山宪王孙云客于黟县,为广德王。治所在今安徽黟县东五里。建平三年(前4)以云客弟广汉绍封为广平王。王莽始建国元年(9)废。

  • 石堡砦

    北宋置,在今陕西志丹县北三十里。《宋史·地理志》 延安府:石堡砦“崇宁三年进筑,赐名威德军,五年复为砦。国初尝置城,至道后废之,地在延州北”。

  • 山国

    一名墨山国。汉西域三十六国之一,属西域都护。在今新疆和硕县东北、托克逊县南库鲁克山北麓破城子一带。《汉书·西域传》:山国“山出铁,民山居,寄田籴谷于焉耆、危须”。《后汉书·西域传》:“(班)乃立焉耆左

  • 百色府

    1912年改百色直隶厅置,属广西省。治所即今广西百色市。1913年改为百色县。(百bó) 1912年升百色厅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辖境相当今百色市。1913年降为百色县。

  • 招信路

    元至元十四年 (1277) 改招信军置,治所在盱眙县 (今江苏盱眙县)。辖境相当今江苏盱眙及安徽天长、五河、明光等县市地。十五年 (1278) 改为临淮府。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招信军置,治盱眙

  • 茜鸡坪

    亦作栖鸡坪。即今四川峨边彝族自治县西南大堡镇。明曹学佺 《蜀中广记》 卷35峨眉县: 嘉靖末 “腻乃虐栢等叛,出凉山,会同西河匪瓜白禄出沙坪,于是嘉、峨、犍为一带邻边居民不能安枕,建昌上下南三道督邛部

  • 平堰

    在今湖北枣阳市西。《宋史·孟珙传》:南宋绍定元年(1228),珙“创平堰于枣阳。自城至军西十八里,由八叠河经渐水侧,水跨九阜,建通天槽八十有三丈,溉田十万顷,立十庄三辖,使军民分屯,是年收十五万石”。

  • 右翼后旗

    ①又称东路右翼后旗。清康熙三十年(1691)设,属蒙古车臣汗部。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苏赫巴托省额热格策金呼都格井一带。②又称西路右翼后旗。清康熙三十年(1691)设,属蒙古扎萨克图汗部。旗府驻地在今蒙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