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常安镇

常安镇

在今广西鹿寨县北中渡镇北长安村。旧属永宁州。明置巡司于此。清置长安汛。


(1)古镇名。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鹿寨县北。明于此置巡检司。(2)今镇名。(1)在河北省藁城市东南部。面积65平方千米。人口4.9万。镇人民政府驻小常安,人口3420。1953年建小常安乡,1958年后改公社,1984年复置乡,1996年与北楼乡合并设常安乡,1998年改建镇。产小麦、玉米、棉花,盛产鸭梨。有农机修配、磷肥等厂。张贾、西大公路经此。(2)在黑龙江省宾县东部。面积17.6平方千米。人口2.8万。镇人民政府驻常安村,人口4830。常安旧称“老营口”。清代流民私自进入围场采参,于此地设“棒槌营”。由此出口,故称老营口。清末民初隶属宾洲府宾安区,1950年改十二区。1955年设常安区,1956年设常安乡,2002年改镇。主产玉米、大豆等,并产烤烟。有水暖加工业等。(3)在浙江省富阳市南部、壶源浜两岸。面积63.3平方千米。人口2.6万。镇人民政府驻大田,人口2300。1950年为常安乡,1958年改为公社,1984年复为乡,1987年改置镇。产稻、毛竹、茶叶。有电子、化工、五金等厂。为新兴集镇,贸易繁盛。公路通市区。镇南古城是南宋李宗勉故里。


猜你喜欢

  • 建安堡

    在今陕西榆林市东北十里大河塔乡。明成化十年 (1474) 巡抚余子俊设置,为榆林卫东路九堡之一。清有都司驻守。

  • 孝义山

    在今浙江龙泉市西南四十里。《新唐书·地理志》 处州丽水县:“有铜,出豫章、孝义二山。”

  • 卢石山

    亦作芦石山。在今江苏灌云县东北境。《寰宇记》卷22海州朐山县:“卢石山在县东南六十里。……石色黑,因以为名。”相传韩信为楚王,镇于三卢。《清一统志》引宋张耒云:“三卢者,卢石山、伊卢山、句卢山也。”

  • 风渚湖

    即今浙江德清县东南下渚湖。以防风氏所居,故名风渚。宋《嘉泰吴兴志》卷5武康县:风渚湖“一名九里湖、下渚、封渚、巽渚。渚旁土粘埴,陶户皆居之。浙右陶器多出于此”。

  • 湄洲屿

    一名鯑山。即今福建莆田县东南湄洲岛。宋时约六、七里,有田数十顷,可耕而食,鱼米饶足。明洪武初都指挥李彝奏迁内地,虚其岛。嘉靖末,总兵戚继光奏复。清季有游击守备、千把总驻此。岛西南天后宫为我国祭奠马祖之

  • 黄桥镇

    ①即今江苏泰兴市东北四十二里黄桥镇。明、清置巡司于此。1940年新四军在此取得黄桥战役的巨大胜利。②即今江苏江阴市西南黄桥村。清道光 《江阴县志》 卷2: “黄桥镇五保,县西南二十五里。” 民国《江苏

  • 龙苏郡

    南齐改��苏郡置,属越州。治所在龙苏县(今广西浦北县北十里苏村)。隋开皇九年(589)平陈后废。龙,又作��(《宋书·州郡志》)、陇(《南齐书·

  • 兆兴镇

    即今黑龙江省萝北县东北肇兴镇。《清史稿·地理志》 兴东道:“黑龙江南岸有兆兴镇、裕兴镇,垦务皆盛。”1932—1953年萝北县驻此。

  • 秃鲁站

    即元秃鲁兀、端州站。在今朝鲜咸镜南道端川西十三里旧城。明《辽东志》卷9:开原东陆路至朝鲜后门有“秃鲁”站。后废。

  • 冶浦河

    即今江苏六合县东八百河。《方舆纪要》卷20江宁府六合县:冶浦河“在县东二里。源出牛头山,北通天长,南入滁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