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幕阜山

幕阜山

一名天岳山。在今湖南、湖北、江西三省边境,东北一西南走向。主峰幕阜山海拔1596米,位于湖南平江县东北境。《寰宇记》 卷106洪州分宁县: 幕阜山 “在县西二百九十里,高一千余丈,周回一百二十里。按,《吴书》 云,刘表从子盘为寇于艾西,吴乃分海昏、建昌左右六县,以太史慈为建昌都尉,督诸将拒磐于此山,置营幕,乃名焉。山上有石名系舟峰,有列仙坛、汇沙池、芙蓉池、海棠洞、仙人洞。其东为青龙山,昔有禅师驻锡于此,能驯猛虎,里人结庵奉之。晋葛洪著山记一卷”。宋范致明 《岳阳风土记》: “幕阜山洞天,天宝中改名昌江山。《幕阜山记》 曰,山有石壁刻铭,上言禹治水登此。山高于平地一千八百丈,周五百里。”


又称天岳山。在湖南、湖北和江西三省边境。东北—西南走向。为褶皱断块山,主要由花岗岩构成。海拔1000米左右。最高峰老鸦尖(老崖山),海拔1656米,其东有九宫山(1543米),均在湖北和江西两省边界。湖南境内有同名高峰(1596米)。江西境内自修水往东至瑞昌,高度逐渐降低。汨罗江、修水、陆水等河流以同名高峰为中心辐射分布,其间谷地为省际交通走廊。产木材、毛竹、茶和油茶。


猜你喜欢

  • 龙耳山

    ①在今湖南永兴县西二十里。《方舆纪要》卷82永兴县:龙耳山“周亘五十余里,南接郴州界”。《清一统志·郴州一》:龙耳山“双峰如龙耳,故名”。②在今四川旺苍县北部。《方舆纪要》卷68南江县:龙耳山“在县西

  • 昌松郡

    十六国后凉置,属凉州。治所在昌松县(今甘肃武威市东南)。寻改为东张掖郡。北魏复为昌松郡。北周废。十六国后凉置,后属南凉。治昌松县(今甘肃武威市东南汉苍松县南十里)。辖境约相当今甘肃省武威市及其附近一带

  • 天山榷场

    金置,属丰州。在今内蒙古四子王旗东北库伦图城卜子村古城。大定十八年(1178)改为天山县。并为净州治。

  • 铜井山

    ①在今安徽铜陵市狮子山矿区。《元和志》卷28南陵县: 铜井山 “在县西南八十五里。出铜”。李白 《答杜秀山五松山见赠》: “铜井炎炉歊九天,赫如铸鼎荆山前”,指此。②一名铜官山。在今安徽全椒县西。《寰

  • 石港镇

    即今江苏通州市(金沙镇)西北三十四里石港镇。明洪武初置巡司,嘉靖中置寨。后废。清设盐课大使于此。民国初并入掘港、吕四二场。在江苏省通州市北部、九圩港两岸。面积110平方千米。人口7.5万。镇人民政府驻

  • 银邑

    今湖北通城县之别称,以县南有银山为名。

  • 孙铁铺

    即今河南光山县西北孙铁铺镇。明嘉靖《光山县志》卷1《里店》:孙铁铺店“在县西七十里”。清尹耕云《豫军纪略》卷3:咸丰五年(1855)五月十日,清军“抵孙铁铺”。

  • 三叉站

    元置,即今陕西凤县(双石铺)东南三叉。明改为驿。

  • 曹娥墓

    在今浙江上虞市治百官镇西曹娥江西岸。《清一统志·绍兴府一》: 曹娥墓 “在会稽县东九十二里”。

  • 梅李镇

    又作梅里。北宋置,属常熟县。即今江苏常熟市东北梅李镇。宋宝祐 《重修琴川志》 卷1: 梅李镇 “在县东三十里。《庆元志》 云: 吴越钱氏时遣二将梅世忠、李开山戍此。以防江北南唐之兵。居民依军成市,因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