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平盖山

平盖山

①在今四川南溪县西。《新唐书·地理志》:南溪县有“平盖山”。《舆地纪胜》卷163叙州:平盖山“在南溪县西十五里。分二山九陇,惟平盖一山特出众山之上,山顶圆而平,故曰平盖山。一名牛心山。一名玛瑙珑。汉解渎侯之子孝灵帝之兄隐此。今有仙迹存焉。汉真人刘景鹤之仙隐,乃二十四化洞天之一也”。

②在今四川彭山县北。《方舆胜览》卷53眉州:平盖山“在彭山县北,二十四化之一也。李文简平盖观诗:平盖神仙院,武阳山水乡”。《方舆纪要》卷71彭山县:平盖山“在县治北, 下临系龙潭,潭在县西北四里,有系龙桥”。


猜你喜欢

  • 谷阳县

    东晋咸康三年(337)改苦县置,属陈郡。治所即今河南鹿邑县。北魏属陈留郡。北齐废。隋开皇六年(586)复置,属亳州。大业初属谯郡。唐属亳州,乾封元年(666)改为真源县。

  • 芗溪墟

    即今江西樟树市东南芗溪街。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6:清江县东北有芗溪墟。

  • 都庞岭

    五岭之一。又名永明岭、揭阳岭。在今湖南省与广西交界处。最高峰韭菜岭在湖南江永县西北,海拔2009米。《水经·钟水注》: “都山即都庞之峤也,五岭之第三岭也。”又称揭扬岭。南岭组成部分。在湖南省南部和广

  • 少林寺

    ①在今天津市蓟县西北二十五里盘山紫峰下。相传为晋魏时建造,初名法兴寺,元改名栖云观,后改为少林寺。寺东有清泉水池,石壁凿有红龙腾跃水面,旁有“红龙池”三字, 为金大定七年(1167)刻石。寺前有菱角石

  • 高川镇

    清置,属交河县。即今河北沧县西南六十里高川乡。有把总驻守。在陕西省西乡县东南部。面积163平方千米。人口2万。镇人民政府驻下高川,人口910。地处父水河川道,故名。1996年上高川、下高川、柏林三乡合

  • 河西

    ①古地区名。泛指黄河以西之地。春秋战国时指今山西、陕西两省黄河南段之西。汉、唐时指今甘肃、青海两省黄河以西,即河西走廊与湟水流域。北朝又指今山西吕梁山以西的黄河东西两岸。《尔雅·释地》: “河西曰雝州

  • 平赤县

    1931年9月由吉安、吉水、水丰等县析置,治南龙(今江西吉安县东南东固镇东南龙)。1934年2月废。旧县名。1931年由吉安县属赣水以东,吉水县属张家渡水南白沙北湖线以南,永丰县属沙溪含下君埠南坑线以

  • 荣德山

    一名老君山。在今四川荣县东北三十五里。《元和志》 卷33旭川县: 荣德山 “在县东北三十五里”。《寰宇记》 卷85旭川县: 荣德山 “在 (荣)州东北四十二里。其山在川谷之中,独拔五百余尺,中有老君祠

  • 渴罗陀国

    即喝盘陀国。在今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城东北。《新唐书·西域传》: “喝盘陀,或曰汉陀,曰渴馆檀,亦谓渴罗陀,由疏勒西南入剑末谷、不忍领六百里,其国也。” 唐置葱岭守捉于此。

  • 于亭

    在今山东邹平县南夫村。《左传》:昭公十年(前532),陈桓子召子周“与之夫于”。杜注: “济南於陵县西北有于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