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平阳县

平阳县

①春秋晋顷公十二年(前514)置,治所在今山西临汾市西南十八里金殿镇。《元和志》卷12临汾县:平阳县“在平水之阳,故曰平阳”。秦汉属河东郡。三国魏属平阳郡。北魏太平真君六年(445)废,太和十一年(487)复置平阳县。隋开皇元年(581)改为平河县。

②秦置,属薛郡。治所即今山东邹城市。南朝宋复改平阳县。北齐省。

③三国吴分赣县置,属庐陵郡。治所在今江西兴国县南。西晋太康元年(280)改名平固县。

④三国魏置,属魏兴郡。治所在今湖北郧西县西北。西晋太康元年(280)改为兴晋县。

⑤东晋太元中改平春县置,为义阳郡治。治所在仁顺城(今河南信阳市)。南齐为北义阳郡治。北魏正始元年(504)为郢州义阳郡治。南朝梁大通二年(528)为司州北义阳郡治。东魏武定七年(549)为南司州义阳郡治。北齐为郢州义阳郡治。北周为申州义阳郡治。隋开皇初改为义阳县。

⑥东晋分郴县置,为平阳郡治。治所即今湖南桂阳县。南朝陈废。隋末复置,属桂阳郡。唐属郴州。五代时楚马殷废。北宋天禧三年(1019)复置,为桂阳监治。南宋为桂阳军治。元为桂阳路治。明洪武九年(1376)省入桂阳州。

⑦南朝宋侨置,属始平侨郡。治所在今湖北丹江口市西北。梁废。

⑧南齐置,属南义阳郡。治所在今湖北安陆市东北吉阳城。西魏大统十六年(550)改名京池县。

⑨北魏太平真君六年(445)改郿县置,属武都郡。治所在今陕西眉县东北十五里渭河北岸。西魏改名郿城县。

⑩北魏永安三年(530)置,属郢州。治所在今河南汝南县境。东魏属义阳郡,北齐废。

(11)唐武德二年(619)置,属重州。治所在今湖北南漳县西。七年(624)废。

(12)五代梁乾化四年(914)吴越改横阳县置,属温州。治所即今浙江平阳县。南宋咸淳元年(1265)属瑞安府。元属温州路,元贞元年(1295)改为平阳州。明洪武二年(1369)复为平阳县,属温州府。民国初属浙江瓯海道。1927年直属浙江省。


(1)古县名。(1)春秋晋置,治今山西省临汾市西南。“在平水之阳,故名平阳”(《元和郡县志》)。秦、汉属河东郡。汉曾置为侯国。三国魏、晋为平阳郡治。十六国汉曾建都于此。北魏太平真君六年(445年)废,太和十一年(487年)复置。建义元年(528年)移治白马城,即今临汾市。先后为东雍州、唐州、晋州治。隋开皇元年(581年)改为平河县,三年又改为临汾县。(2)三国魏置,治今山东省新泰市。属泰山郡。西晋泰始中改为新泰县。(3)三国魏置,治今湖北省郧西县西北。属魏兴郡。西晋太康元年(280年)改名兴晋县。(4)三国吴分赣县置,治今江西省兴国县南。属庐陵郡。西晋太康元年(280年)改名平固县。(5)东晋太元间改平春县置,治今河南省信阳市西北。为义阳郡治。南朝宋移司州治此。隋开皇三年(583年)改名义阳县。(6)南朝宋置,治今湖北省丹江口市西北。属始平郡。梁废。(7)南朝宋置,治今山东省邹城市。属高平郡。北魏因之。北齐改为邹县。(8)南朝齐置,治今湖北省安陆市东北吉阳。属南义阳郡。西魏改名京池县。 (9)北魏太平真君六年(445年)改郿县置,治今陕西省眉县东渭河北岸。属武都郡。西魏改名郿城县。(10)隋大业末置,治今湖南省桂阳县。唐武德七年(624年)废,八年复置,属郴州。天祐元年(904年)楚马殷废。北宋天禧三年(1019年)复置,为桂阳监治。南宋为桂阳军治。元因之,属桂阳路。明洪武中废。(2)今县名。在浙江省东南沿海。属温州市。面积 1053 平方千米。人口84.6万。辖16镇、18乡(含1畲族乡)。县人民政府驻昆阳镇。西晋太康四年(283年)析安固南境横屿船屯置始阳县,寻改横阳县,治今址。属临海郡。东晋改属永嘉郡。隋开皇九年(589年)省入安固县。唐武德五年(622年)复置,贞观元年(627年)又省,武周大足元年(701年)再置。五代梁乾化四年(914年)入吴越版图,取横既平,改名平阳,属温州。南宋咸淳元年(1265年)属瑞安府。元属温州路。元贞元年(1295年)升平阳州,明洪武二年(1369年)复为县。明、清属温州府。1914年属瓯海道,1927年直属浙江省。1949年后属温州专区(1970年改地区)。1981年分置苍南县;同年温州地区撤销,改属温州市。地处浙南山地。西南有南雁荡山和玉苍山,东为沿海平原,近海有南麂列岛等岛屿。东北和东部为飞云江和鳌江冲积平原。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盛产稻、甘薯、甘蔗、络麻、小麦、席草、油菜籽。有明矾石、铜矿、硫铁矿等矿藏。工业有化工、电力、机械、建材、造纸、印刷、皮革、塑料编织、酿造、食品加工、纺织等行业。有兔毛、皮革、塑料编织袋、毛线等专业市场。海产有带鱼、墨鱼、黄鱼、虾皮、海鯅等,海涂养殖海带、紫菜、蛏、蚶等。温分公路纵贯东部,石岱公路横贯中部。东部内河航运便利。鳌江港为浙江主要口岸之一,海运通温州、宁波、上海、大连、福州、厦门、广州等地。南雁荡山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南麂列岛为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纪念地与名胜古迹有中国共产党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会(1939年7月)会址、金钱会起义遗址、宝胜寺双塔等。


猜你喜欢

  • 富民场

    在今山东庆云县东北崔口镇。清天津府盐场之一。《清一统志·天津府二》: “富民场在崔家口。” 雍正年间废。

  • 暖塘

    在今贵州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北五里。《方舆纪要》 卷122思南府: 暖塘 “至冬尤暖,秋分后,鱼皆聚焉”。

  • 沧浪水

    ①《尚书·禹贡》:“嶓冢导漾,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孟子·离娄上》:“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其说有二:(1)即汉水。张衡《南都赋》:“流沧浪而为隍,

  • 茅浦

    在今江苏镇江市东。《隋书·刘元进传》:隋大业中,刘元进举兵反,帝令将军吐万绪等率兵讨之,“元进西屯茅浦,以抗官军,频战互有胜负”。即此。

  • 旃然水

    即今河南荥阳市与郑州市北境索河。《左传》: 襄公十八年 (前555),“楚师伐郑,次于鱼陵,右师城上棘,遂涉颍,次于旃然”。杜注: “旃然水出荥阳成皋,东入汴。” 《水经·济水注》: 索水 “出京县西

  • 蓼山

    在今河南唐河县南。《新唐书·地理志》:胡阳县 “有蓼山”。《方舆纪要》 卷51唐县 “唐子山”条下: “蓼山在县南九十里。县本古蓼国地,山因以名。”

  • 乐山场

    为盐场。在今四川乐山市南二十里牛华镇。产井盐。民国设场知事。

  • 大莋县

    西汉元鼎六年(前111)置,属越嶲郡。治所在今四川盐边县北鰔鱼乡南。《水经·若水注》:“若水又南径越嶲大莋县入绳。”即此。东汉末废。古县名。西汉武帝时置,治今四川省盐边县东北敢鱼附近。属越嶲郡。东汉末

  • 且虑县

    西汉置,属辽西郡。治所在今辽宁朝阳市西。东汉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辽宁省朝阳市西。属辽西郡。东汉废。

  • 临邛郡

    ①西魏废帝二年 (553) 置,属邛州。治所在临邛县 (今四川邛崃市)。《方舆胜览》 卷56邛州: 临邛 “南接邛崃山,因名临邛”。隋开皇三年(583) 废。唐天宝元年 (742) 改邛州复置,治所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