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漠镇
亦作广漠戍。在今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东北。明金幼孜《北征录》:永乐八年(1410),成祖北征,六月“十三日次广漠戍,归大营。上逐虏于山谷间,复大败之,久方回营。……十四日发广漠戍”。《方舆纪要》卷45:广漠镇“在碛北。永乐九(八)年北征,还至广漠镇渡河。蒙古阿鲁台来袭,与战败遁,上度其必再至,乃伏兵数百于河西柳林中,敌果至,复败去”。
亦作广漠戍。在今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东北。明金幼孜《北征录》:永乐八年(1410),成祖北征,六月“十三日次广漠戍,归大营。上逐虏于山谷间,复大败之,久方回营。……十四日发广漠戍”。《方舆纪要》卷45:广漠镇“在碛北。永乐九(八)年北征,还至广漠镇渡河。蒙古阿鲁台来袭,与战败遁,上度其必再至,乃伏兵数百于河西柳林中,敌果至,复败去”。
即今湖北天门市东南华严湖。《方舆纪要》卷77景陵县:上帐湖“在县南七十里。《志》云,东南去州百八十里。有河泊所”。
在今浙江乐清市东北瑶岙乡。《方舆纪要》卷94温州府乐清县: 窑奥镇 “在县东五十里窑奥山下,南临海,有巡司”。
在今河南汤阴县东南十五里伏道村南岗上。扁鹊姓秦,名越人,齐国勃海郡鄚 (今河北任丘市北) 人。战国著名医学家。《史记· 扁鹊仓公列传》 称: “秦太医令李醯自知伎不如扁鹊,使人刺杀之。” 扁鹊死后葬此
古国名。故地或以为在今缅甸勃固附近。为古代从中国南部至印度半岛的海上交通线所经。《汉书·地理志》:“自日南障塞、徐闻、合浦船行可五月,有都元国;又船行可四月,有邑卢没国。”
在今安徽东至县西南五十六里,香口河入长江之口。《方舆纪要》 卷27东流县: 香口镇在“县西南四十里。西北去安庆府望江县三十里。宋末尝移望江县治此,元复还旧治。今有香口巡司”。古镇名。即今安徽省东至县西
即今江苏宜兴市西南五十里离墨山。《寰宇记》 卷92引 《舆地志》 云: 国山 “本名离里山。山有九峰相连,一名升山。吴五凤二年,其山有大石自立,高九尺三寸,大十三围三寸。归命侯又遣司空董朝、太常周处至
在今四川宜宾市西北隅真武山上。清嘉庆 《宜宾县志》 卷6: 师来山在 “治北一里。竹木森列,俯瞰郡城。上有真武祠,俗呼为真武山”。庙建于明万历间扩建。清又增建。为川南著名的道教宫观之一。今仅存玄祖殿、
西汉置,属东海郡。治所在今山东枣庄市旧峄县西四十五里南常乡。宣帝甘露四年 (前50)封鲁孝王子咸为建阳侯。东汉省。西汉甘露四年(前50年),宣帝封鲁孝王子咸为建阳侯,置侯国,治今山东省枣庄市南峄城西。
清置,属宝丰县。即今河南平顶山市西南二十四里曹镇乡。
即今河南新县北二十四里浒湾乡。清尹耕云 《豫军纪略》 卷 11: 同治三年 (1864) 八月,捻军 “由新店、长潭、虎湾……分踞东南之范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