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野亭
在今山东巨野县东北。《史记·郦生陆贾列传》:沛公“号郦食其为广野君”。《方舆纪要》卷33济宁州巨野县:“韦昭曰, 山阳有广野亭。”
在今山东巨野县东北。《史记·郦生陆贾列传》:沛公“号郦食其为广野君”。《方舆纪要》卷33济宁州巨野县:“韦昭曰, 山阳有广野亭。”
唐贞观十二年 (638) 置,属瀼州。治所在今广西上思县西南。贞元后废。古县名。唐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上思县南。属上思州。宋废。
即今广东郁南县东南罗旁镇。清光绪 《广东舆地全图》: 西宁县东北有罗旁墟。
1933年8 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由宁化、建宁二县析置,治湖村 (今福建宁化县东北湖村镇)。后迁巫坊 (今宁化县东北巫坊)。1934年12月裁撤。旧县名。以纪念彭湃烈士得名。(1)中央苏区江西省设。193
在今河北霸州市东。《宋史·河渠志五》:“塘泺,缘边诸水所聚,因以限辽。……东起信安军永济渠,西至霸州莫金口,合水汶淀、得胜淀、下光淀、小兰淀、李子淀、大兰淀为一水,衡广七十里,或十五或六里。”
初指今台湾省台南市西安平镇一带。或称台员、大员,或称台湾。清俞正燮《癸已类稿》卷9《台湾府属渡口考》称,明万历年间,官府文告始正式采用台湾之名。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扩大至包括承天府治所即今台南市一带。清
在今甘肃武威市西九十里。《清一统志·凉州府二》: 炭山堡 “城周一百二十丈,迤南隘口有五,今设把总”。集镇名。在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西北部、祁连山麓。金山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700。历为兵防要地,盛产煤
即徧城郡。北魏置,治所在广武县 (今陕西延安市东北甘谷驿镇附近)。后废。
唐开元后置羁縻州,属雅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康定县境。北宋属雅州。后废。
即今贵州荔波县西北方村乡。清有县丞驻此。民国时改置县佐。
在今广东罗定市东。《方舆纪要》卷101罗定州:云罗山寨“在州东。瑶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