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孝祥墓
在今江苏江浦县西北十里黄悦岭东南麓。张孝祥(1132—1169),字安国,号于湖居士。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南宋词人。绍兴进士。曾任建康留守。其词风格豪迈。《清一统志·江宁府》:张孝祥墓“在江浦县北十里七乳山”。1971年南京市博物馆在江浦县黄悦岭发掘了张孝祥之子张同之夫妇墓,墓志记载张同之“葬祖域之旁,黄叶(悦)岭之阴”。1982年在黄悦岭下竹林中发现半截墓碑,上有“张公孝祥之墓”字样。
在今江苏江浦县西北十里黄悦岭东南麓。张孝祥(1132—1169),字安国,号于湖居士。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南宋词人。绍兴进士。曾任建康留守。其词风格豪迈。《清一统志·江宁府》:张孝祥墓“在江浦县北十里七乳山”。1971年南京市博物馆在江浦县黄悦岭发掘了张孝祥之子张同之夫妇墓,墓志记载张同之“葬祖域之旁,黄叶(悦)岭之阴”。1982年在黄悦岭下竹林中发现半截墓碑,上有“张公孝祥之墓”字样。
即今云南开远市。明置土巡检司于此。
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成平县置,属瀛州。治所在今河北沧州市西六十里景城。大业初属河间郡。唐属瀛州。北宋熙宁六年 (1073) 废为镇。古县名。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成平县置,治今河北省沧县西
即今四川通江县东北洪口镇。1935年初川陕革命根据地所置城口县迁治于此。集镇名。在浙江省泰顺县城东北部。洪口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1330。 仙居溪、葛溪在此汇流,河床遂宽,故名。产茶叶、油茶籽。有陶
①在今河南鲁山县东南三十八里。《水经·滍水注》: 彭水 “出鲁阳县南彭山蚁坞东麓,北流径彭山西,下有彭山庙,庙前有彭山碑,汉桓帝元嘉三年杜仲长立”。②在今河南潢川县东南七十里。《方舆纪要》 卷50光州
即今四川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北县坝乡。清光绪《黔江县志》卷2:县坝场在“县东三十里,通咸丰道”。古石城县治此,古城遗址尚存。
一名泎水。即今陕西镇安县东乾祐河。《清一统志· 商州》 “柞水” 条引 《县志》: 乾祐河“在 (镇安) 县东三里,即泎水也。源出咸宁县秦岭,至旧县关入县境,又南至洵阳之两河关,合洵河”。
明洪武六年(1373)置,属中都留守司。治所即今安徽蚌埠市东二十里长淮卫镇。清废。明洪武四年(1371年)置,治今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东部、淮河南岸长淮卫镇。属中都留守司。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废
①清雍正五年(1727)中俄《恰克图条约》后,以恰克图旧市街归俄,于其南边界内别建新市街,称买卖城。即今蒙古国色楞格省阿尔丹布拉克。这是当时中俄交往通商要地,库伦办事大臣所属驻扎恰克图司员亦驻此。②旧
北宋崇宗三年 (1104) 置,属湟州。在今青海乐都县北。后废。
一名广吴河。在今甘肃岷县、漳县、武山三县境。上游今名闾井河,中游名黑虎河,下游名榜沙河。源出岷县东界,东北流经武山县西,合漳水。《水经· 渭水注》: “新兴川水出西南鸟鼠山,二源合舍,东北流与彰川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