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张家滩镇

张家滩镇

即今安徽东至县北张溪镇。旧属东流县。明嘉靖《池州府志》卷1:东流县“张家滩镇在县东”。清道光《安徽通志》卷27东流县:张家滩镇在“县东三十五里。旧置河泊所。今裁”。


在陕西省延长县中东部。面积393平方千米。人口1.8万。镇人民政府驻张家滩,人口 1920。明洪武年间因张姓居河滩处得名张家滩。1956年设张家滩乡,1958年改公社,1985年设镇。产玉米、谷子、小麦。有公路通县城。


猜你喜欢

  • 二林社

    即今台湾省彰化县西南二林镇。清康熙间蒋毓英《台湾府志》卷1:二林社“离府治二百八十里”。

  • 通州路

    元至元十五年 (1278) 改通州置,治所在静海县 (今江苏南通市)。领静海、海门二县。辖地相当今南通、海门、启东、通州等市及如东县地。二十一年 (1284) 废通州路,仍为通州。元至元十五年(127

  • 小兴安岭

    亦称东兴安岭。在今黑龙江省中部和北部。西北一东南走向,长达400公里。《清史稿·地理志》 黑龙江省:内兴安岭“正支又东北为嫩江源。又东南为库穆尔,为东兴安岭。西出一支为和罗尔,又西曰乌云和尔冬吉。正支

  • 兰城

    唐钵罗州治所。在今阿富汗喀布尔北巴格兰。《新唐书·地理志》:“钵罗州以兰城置。”

  • 宣宁县

    金大定八年 (1168) 改宣德县置,属大同府。治所在今内蒙古凉城县东北麦胡图乡淤泥滩村古城。元属大同路。明初废。古县名。金大定八年(1168年)改宣德县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凉城县东北淤泥滩村。明洪武

  • 诸次水

    当今陕西佳县北之佳芦水。《山海经·南山经》: “诸次之山,诸次之水出焉,而东注于河。”《水经·河水注》: “河水又南,诸次之水入焉。水出上郡诸次山……又东入于河。” 《注疏》 会贞按: “《元和志》

  • 滇南

    云南省的别称。云南省本简称滇,明、清时又因位于国土南部,故名滇南。明许伯衡著有《滇南札记》。(1)地区名。指今云南省昆明市以南地区。包括今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大部、思茅市、西双版纳

  • 倚梯城

    在今山西乡宁县西南。《元和志》 卷12昌宁县: 倚梯城,“累石为之,东北两面据岭临谷,西南两面俯眺黄河,悬崖绝壁百余尺,其西南角即龙门之上口也。以城在高岭,非倚梯不得上,因以为名。城中有禹庙。后魏孝文

  • 侯油榨镇

    即今江苏通州市 (金沙镇)南十四里金乐乡 (油榨镇)。民国 《南通县图志》 卷1: 三乐第十一乡区有侯油榨。

  • 云居山

    ①即石经山。时有白云绕山之半麓,故名。在今北京市房山区西南五十里。山有五峰,号五台。其中最高峰有云居寺,为隋沙门静琬所居。②在今福建连江县北三十里。《清一统志·福州府一》 引《福建通志》:“有莲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