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嵩堡
在今陕西彬县西南。十六国前秦中垒将军徐嵩,据险筑堡以自固,故名徐嵩堡。《晋书·苻登载记》: 东晋太元十二年 (387),“姚苌遣其将军姚方成攻陷徐嵩堡,嵩被杀,悉坑戎士”。
在今陕西彬县西南。十六国前秦中垒将军徐嵩,据险筑堡以自固,故名徐嵩堡。《晋书·苻登载记》: 东晋太元十二年 (387),“姚苌遣其将军姚方成攻陷徐嵩堡,嵩被杀,悉坑戎士”。
①在今江苏宜兴市西南。《方舆纪要》卷25常州府宜兴县“章山”条下:“《志》云:县西南七十里有龙池山。峰峦峻耸, 登览无际。”《清一统志·常州府一》:龙池山“南岩曰白云,壁立数百仞,其石皆白,有龙池”。
北宋置,属怀宁县。即今安徽安庆市东北五十里长风乡。唐李白《长干行》诗:“相迎不道远, 直至长风沙”指此。明、清于此置巡司。
即清明门。汉长安城东面的中门。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未央区北玉女村东。
即今甘肃庆阳县西南九十里驿马镇。《资治通鉴》: 唐兴元元年 (784) 朱泚败走,自泾州 “独与范阳亲兵及宗族、宾客北趣驿马关。宁州刺史夏侯英拒之”。即此。明弘治中置巡司。正德十年 (1515)废。即
即今福建宁化县西南淮土乡。1931年中央革命根据地置宁化县治此。
唐置,属羁縻连州。治所在今四川筠连县境。后废。
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改邛部川安抚司置,属建昌路。治所在今四川越西县北新民镇古城。明洪武十五年(1382)属建昌府。永乐元年(1403)改为邛部长官司。大理置,治今四川省越西县东北。属建昌府。元属
即今山东苍山县西南四十五里兰陵镇。清属兰山县。乾隆六十年(1795)移兰山县丞驻此。即今山东省苍山县西南兰陵镇。清乾隆六十年(1795年),移兰陵县丞驻此。
古名渽水、涐水、沫水、羊山江(阳山江)、铜河、中镇水。在今四川西部,为岷江最大支流。源出川、青交界的果洛山,上源曰大金川,在丹巴县纳小金河后始称大渡河。南流经泸定、石棉、汉源、峨边,于乐山市西纳青衣江
①唐垂拱三年 (687) 置,治所在卢阳县(今湖南麻阳苗族自治县境之卢水口。后移县西南七十五里杜壤)。辖境相当今湖南凤凰县、麻阳苗族自治县及贵州铜仁县地。《元和志》 卷30锦州: “以州理前溪,水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