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县
唐开元二十六年 (738) 分鄮县置,属明州。治所在今浙江宁波市西北三十二里慈城镇。宋 《宝庆四明志》: “ (慈) 溪因邑人董黯孝养其母而得,又因以名县。” 南宋属庆元府。元属庆元路。明属宁波府,永乐十六年 (1418) 改溪为谿。民国初属浙江会稽道。1927年直属浙江省。1949年复改谿为溪。1954年迁治浒山镇。1988年改设慈溪市。
古旧县名。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分鄮县置,治慈城(今浙江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属鄞州。1954年迁治浒山镇。1988年撤销,改设慈溪市。
唐开元二十六年 (738) 分鄮县置,属明州。治所在今浙江宁波市西北三十二里慈城镇。宋 《宝庆四明志》: “ (慈) 溪因邑人董黯孝养其母而得,又因以名县。” 南宋属庆元府。元属庆元路。明属宁波府,永乐十六年 (1418) 改溪为谿。民国初属浙江会稽道。1927年直属浙江省。1949年复改谿为溪。1954年迁治浒山镇。1988年改设慈溪市。
古旧县名。唐开元二十六年(738年)分鄮县置,治慈城(今浙江宁波市江北区慈城镇)。属鄞州。1954年迁治浒山镇。1988年撤销,改设慈溪市。
在今云南丘北县西南。旧有外委戍守。
在今贵州兴义市西南六十里。清有把总驻防。
即今江苏大丰县驻地大中镇。1942年于此置台北县。1951年改名大丰县。
在今浙江永康市西南八里崇道乡驻地麻车头。明置巡司于此。后废。
明永乐初建都北京(今北京市)后,称直隶于京师的地区为北直隶,简称北直。以别于直隶旧都南京的南直隶。辖境相当今北京、天津二市、河北大部和河南、山东小部分地区。清改为直隶省。简称北直。见“直隶”。
即今贵州瓮安县西十五里太文乡。《清一统志·平越州》:太温村“有庙曰太温庙”。
在今内蒙古正蓝旗东北上都河北岸。《元史·泰定帝纪》: 至治三年 (1323) 八月,“癸亥,英宗南还,驻跸南坡。日夕,铁失等矫杀拜住,英宗遂遇弑于幄殿”。
在今北京市天安门东侧。是明清两代的皇家祖庙。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嘉靖、万历和清顺治、乾隆时多次重修,但仍保存明代建筑风格。1924年辟为和平公园。1950年改为北京市人民文化宫。1988年
在今广东惠东县西北梁化镇一带。一说在今惠东县东南平海镇一带。《隋书·地理志》:归善县有怀安山。《方舆纪要》卷103惠州府归善县“归化山”条内:“《志》云,府南北三十里有怀安山。峰峦列峙,环抱郡城。一名
即今河北深州市东北四十里北溪村乡。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5深州图:东北有北戏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