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注山
在今山东邹城市西南五十二里。《元和志》卷10任城县: 承注山 “在县东南七十六里。女娲生处。按今山下有女娲庙”。光绪 《山东通志》 卷24谓即 “承雀山” 之讹。
在今山东邹城市西南五十二里。《元和志》卷10任城县: 承注山 “在县东南七十六里。女娲生处。按今山下有女娲庙”。光绪 《山东通志》 卷24谓即 “承雀山” 之讹。
在今陕西泾阳县西南。《资治通鉴》:西汉甘露三年(前51),宣帝“登长平阪”,即此。在今陕西省泾阳县南。西汉甘露三年(前51年),“上自甘泉宿池阳宫。上登长平阪。”颜师古注引如淳曰:“阪名也,在池阳南。
1913年析杜尔伯特、扎赉特二旗地置,属黑龙江省龙江道。治所在泰来溪 (今黑龙江省泰来县)。1917年改为泰来县。1913年由杜尔伯特、扎赉特二旗屯垦局设置,治今黑龙江省泰来县泰来镇。1916年升县。
在今湖北鄂州市西。《寰宇记》卷112武昌县:吴造岘,“《舆地志》云,孙权于樊口被风破船,凿樊岭而归,因以为名”。
亦称三洲苏圃。在今江西南昌市东湖百花洲上。《宋史·苏云卿传》:“苏云卿,广汉人。绍兴间,来豫章东湖,结庐独居……夜织屦”于此。
又名铁炉头镇。即今江西丰城市南铁路乡。清同治 《南昌府志》 卷4丰城县: 铁炉头镇“在县西南八十里”。
①辽圣宗时置,治所在来宾县(今辽宁绥中县西南前卫镇)。辖境相当辽宁绥中县西南一带。金天德三年(1151)改为宗州。②在今越南西北部老街东南。《方舆纪要》卷112归化府:来州“在水尾县之东南,安南所置州
在今北京宣武区法源寺前街。建于唐代。清孙承泽 《春明梦余录》 卷66: “唐悯忠寺建于贞观十九年,太宗悯东征士卒战亡者,收其遗骸葬幽州城西十余里许,为哀忠墓,又于幽州城内建悯忠寺。”安史之乱时曾改名顺
在今江苏无锡市东三十六里安镇南。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金匮县图:东南有西仓。民国《江苏六十一县志》:无锡县东有“西仓镇”。
在今河南中牟县西及郑州东。《周礼·职方》: “河南曰豫州,其山曰华,薮曰圃田。” 《尔雅·释地》: “郑有圃田。” 《水经· 渠水注》: 圃田泽 “在中牟县西,西限长城,东极官渡,北佩渠水,东西四十许
①在今广西武鸣县西南十五里。《方舆纪要》 卷111武缘县: 帽山在 “县西十五里。山形圆耸”。②在今广西大新县西南。《明一统志》 卷85太平府: 帽山 “在安平州治西北。以形似名”。③古岛屿名。即今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