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挞拉巴哈台 (臺)

挞拉巴哈台 (臺)

旧名楚呼楚。即塔尔巴哈台。今新疆塔城市。清 《西域闻见录》 卷1: 参赞大臣初驻雅尔肇丰城。乾隆三十二年 (1767),“移驻于楚呼楚,上赐名曰挞拉巴哈台,建筑城垣,周回数里”。


猜你喜欢

  • 大成千户所

    亦作大城。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置,属潮州卫。在今广东饶平县东南所城镇。清乾隆六年(1741)移黄冈协右营守备驻此。

  • 拖诺山

    亦作拖纳阿林。在今蒙古国东南温都尔汗西南克鲁伦河上游。《清一统志·喀尔喀》: 拖诺山“在克鲁伦河北岸。本朝康熙三十五年五月丁卯驾亲征噶尔丹,驻跸是山。御笔勒铭”。

  • 洛阳大市

    北魏洛阳市场。在洛阳城 (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 西。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 卷4载: “出西阳门四里,御道南有洛阳大市,周回八里。” 市东有通商、达货二里,“里内之人,尽皆工巧,屠贩为生,资财巨

  • 色达

    亦作色塘、色他。即今四川色达县。民国《西康建省记》:清宣统三年(1911),“俄落、色达地广人稀,拟各就适中之处建设县治,一名曰俄落,一名曰色达”。1952年置色达办事处,1955年改为色达县。“色达

  • 津湖

    在今江苏宝应县南。《水经·淮水注》: “永和 (安) 中,患 (樊梁) 湖道多风,陈敏因穿樊梁湖北口下注津湖径渡,……兴宁中,复以津湖多风,又自湖之南口,沿东岸二十里穿渠入北口,自后行者不复由湖。”

  • 广南府

    明洪武十五年(1382)改广南西路宣抚司置,属云南布政司。治所即今云南广南县。清乾隆元年(1736)在府治增设宝宁县。1913年废。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元广南西路宣抚司置,治今云南省广南县。属

  • 诸城县

    隋开皇十八年(598) 改东武县置,为密州治。治所即今山东诸城市。大业初为高密郡治。唐复为密州治。明洪武初废密州,县属青州府。民国初属山东胶东道。1925年改属莱胶道。1928年直属山东省。1987年

  • 汊涧河

    在今安徽天长市西。《方舆纪要》卷21天长县:汊涧河“在县西四十五里山间,三处于此合流, 由县东北入于五湖”。

  • 桃江

    在今江西信丰县东。《方舆纪要》 卷88赣州府信丰县: 桃江 “在县东。源出龙南县冬桃山,北流曲折凡五百三十里,经县界北流入于贡水。县境群川汇于此,亦谓之信丰江。《志》 云,桃江两岸巉岩险峻,有滩十六,

  • 西里木第河

    即西林穆丹河。今俄罗斯阿穆尔州北结雅河(精奇里江)支流谢列姆扎河。《清高宗实录》卷743:乾隆三十年(1765)八月癸亥,黑龙江将军富僧阿等奏:“往探西里木第河源之协领伟保称: 自黑龙江省经精奇哩江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