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阳里
在今河南淮阳县北。《资治通鉴》: 唐中和四年(884),黄巢围陈州,李克用会许、汴、徐、兖之军于陈州,“黄巢闻之惧,退军故阳里”。胡三省注: “故阳里,在陈州城北。”
在今河南省淮阳县北。《资治通鉴》:唐中和四年(884年),李克用会诸道军击黄巢军,巢“退军故阳里,陈州围始解”,即此。
在今河南淮阳县北。《资治通鉴》: 唐中和四年(884),黄巢围陈州,李克用会许、汴、徐、兖之军于陈州,“黄巢闻之惧,退军故阳里”。胡三省注: “故阳里,在陈州城北。”
在今河南省淮阳县北。《资治通鉴》:唐中和四年(884年),李克用会诸道军击黄巢军,巢“退军故阳里,陈州围始解”,即此。
即今广西灵山县西一百四十里太平镇。明、清置西乡巡司于此。
①在今浙江瑞安市东北仙岩镇北。《方舆纪要》卷94瑞安县:仙岩山“在县东四十里,当大罗山之阳。山巅有黄帝池,广五百余亩。水分八派,注为溪潭,高下相属,道书以为第二十六福地”。②在今广西武宣县南。《舆地纪
即今河南南阳市西南三十四里冢头村。清尹耕云 《豫军纪略》 卷 11: 清同治四年(1865) 七月,捻军 “至冢头集” 与清军激战。
在今辽宁葫芦岛市西北。《元史·地理志》大宁路:“至元五年,并和州入利州为永和乡。”
①北宋置,属海陵县。即今江苏东台市西南西溪村。《宋史·范仲淹传》:天圣中“监泰州西溪盐税”,即此。②北宋置,属钱塘县。即今浙江杭州市西留下镇。南宋建都临安,拟筑行宫于此,改名留下。③即今福建古田县西北
三国吴黄武五年 (226) 分富春县置,属东安郡。治所在今浙江桐庐县西二十五里。《元和志》卷25: “以居桐溪地,因名。” 七年 (228) 改属吴郡。隋开皇九年 (589) 省。仁寿二年 (602)
又作新站。清雍正五年(1727)置,在今黑龙江省肇源县西北新站镇。《清一统志·黑龙江》 “布克依站”条下:“古鲁站,又五十五里至乌兰诺尔站。”
亦作陆家集、陆集镇。即今河南范县东南三十八里陆集乡。明嘉靖《范县志》卷2:有六家集。
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区东。《寰宇记》卷112江夏县: 惊矶山 “在县东九十里,西南俯临大江,下有石矶,波涛迅急,商旅惊骇,故以为名”。
春秋郑邑。在今河南禹州市西南。《左传》:成公十七年 (前574),“卫北宫括救晋侵郑,至于高氏”。杜注: “在阳翟县西南。” 《后汉书·郡国志》阳翟县: “有高氏亭。”古邑名。春秋郑地。在今河南省禹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