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文山县

文山县

①即汶山县。治所即今四川茂县。《元史·地理志》 作“文山”。

②清雍正八年(1730)置,为开化府治。治所即今云南文山县。《清史稿·地理志》:“东文山,县以此得名。”1913年改开化县,1914年复名文山县,属云南蒙自道。1929年直属云南省。1959年为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首府。


在云南省东南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驻地。面积3064平方千米。人口42.9万。辖9镇、8乡(含5民族乡)。县人民政府驻开化镇。县以境内东文山得名。西汉为都梦县地,属柯郡。东汉废都梦县。西晋为都唐县地,属兴古郡。东晋改西安县。南朝齐改西中县,为兴古郡治,后郡、县均废。唐南诏为僚子部,属通海都督。宋大理为王弄山部及教合三部中的车部、空亭部,属最宁府。元属舍资千户地,属临安路。明初置王弄山长官司(治今县西老回龙)、教化三部长官司(治今县西旧城),属临安府。清康熙六年(1667年)以王弄山等长官司地置开化府,治今开化镇。雍正七年十二月(1730年)设附郭县文山县。1913年废府,改开化县。1914年改文山县,属蒙自道。1929年直属云南省。1950年为文山专区专员公署驻地。1958年为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首府。地处滇东南喀斯特山原。主要属南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稻谷、玉米、小麦、荞麦、豆类、甘蔗、花生、烟草、油菜籽,并产***、葵花子、苡仁等。为三七主要产地。特产五香豆腐、他披梨、花红李。矿产有钨、锰、金、银、铜、铁、锡、铝、锑、煤等。工业有采矿、制糖、造纸、化肥、建材、农机、电机、水泥、食品等。平船、砚河公路在县境交叉,西部有文河公路和蒙马公路。名胜古迹有西华山、头塘水库、白沙坡温泉、罗汉山森林公园、柳井风景区。纪念地有德厚、文山烈士陵园。


猜你喜欢

  • 昌吉县

    清乾隆三十八年 (1773) 置,属迪化州。治所即今新疆昌吉市。清徐松 《西域水道记》 卷3:昌吉河,“准语,昌吉,场圃也。河坝筑此,故名,后遂因水以名县”。光绪十二年 (1886) 属迪化府。民国初

  • 克夷门

    ①在今内蒙古乌海市西南。为西夏右厢朝顺军司驻地。《元史·太祖纪》:四年(1209),攻西夏,“克兀剌海城,俘其太傅西壁氏。进至克夷门,复败夏师,获其将嵬名令公”。②在今宁夏平罗县西南贺兰山大水沟口。吴

  • 杉岭

    在今福建光泽县西,与江西交界。《方舆纪要》卷98光泽县:杉岭在“县西北九十里,为福建、江西交界处。石山雄绝,蹊径仅容单车。置关其上,曰杉关”。又称大杉岭。在福建省西北部和江西省边境。属武夷山。东北—西

  • 沈阳中屯卫

    明永乐初建,寄治在今河北河间市东南。明永乐初建,治今河北省河间市。属后军都督府。后废。

  • 索陀川

    在今山西永和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41永和县: “索陀谷在县东北三十五里。水流曰索陀川,西合仙芝谷水,入于大河。”

  • 清寇镇

    唐置,属邛部县。在今四川越西县北。《元和志》 卷32邛部县: “清寇镇在县西北五十八里。”

  • 东安城

    在今四川华蓥市西北永兴镇西南东安。《元史·赵匣剌传》:至元五年(1268),“兼管京兆、延安两路新军,戍东安、虎啸山两城”。

  • 柴家关

    即今陕西宁陕县西北柴家关乡。明正德十六年 (1521) 置巡司于此。后裁。村名。在陕西省宁陕县西北部、蒲河西岸。属四亩地镇。人口700。传说唐初柴绍在此设关得名。明正德十六年(1521年)置巡检司。主

  • 赵旗屯

    即今安徽涡阳县西北赵屯乡。民国 《涡阳风土记》 卷2: “赵旗屯集属赵旗屯堡,西北二十五里。”

  • 罗冈市

    即今广东兴宁市西北罗冈镇。明正德 《兴宁县志》 卷2: 罗冈步市 “在县北七十里”。《方舆纪要》 卷103兴宁县 “消陂尾隘” 条内: “ 《志》 云:县北九十里有罗冈隘,接江西安远县界。” 万历中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