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寸岭
即今吉林敦化市西北张广才岭支脉拉林山(老爷岭)。《金史·乌春传》: “乌春举兵来战,道斜寸岭,涉活论、来流水,舍于术虎部阿里矮村滓布乃勃堇家。”
即今吉林敦化市西北张广才岭支脉拉林山(老爷岭)。《金史·乌春传》: “乌春举兵来战,道斜寸岭,涉活论、来流水,舍于术虎部阿里矮村滓布乃勃堇家。”
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并普乐、闰盐二州置,为柏兴府治。治所即今四川盐源县。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废入柏兴州。古县名。元至元二十七年(1290年)合闰盐、普乐两州置,治今四川省盐源县东北卫城。属
即今福建顺昌县西南郑坊乡。《清一统志 ·延平府》 “大槎墟” 条下: “又郑坊墟,在 (顺昌) 县西南九十里。”
在今广西柳州市柳侯公园内。唐韩愈有 《柳州罗池庙碑记》。《明一统志》 卷83柳州府: 罗池 “在府城东。水可溉田。近有柳宗元祠,名罗池庙”。
一名郭池。在今四川阆中市西南十里。《汉书· 地理志》 阆中县: “彭道鱼池在西南。”
在今河南原阳县西。《方舆纪要》 卷47原武县: 黑阳山 “在县 (按旧原武县,治今原阳县西南原武镇) 北二十里。连阳武县界。黄河经其下。洪武二十四年,河决于此。又正统十三年,河决荥泽县东及黑阳山,由蒲
在今广西合浦县北。南流江支流。《方舆纪要》 卷104廉州府合浦县: 武利水在 “府北六十里。其源一出府北小双山; 一出灵山县界张蒙山;一出府东北谢成岭。汇于武利埠,南流合新村江入海”。
①即今江苏南京城中华门西、城墙西南转角处附近之赛虹桥。《明一统志》卷6南京:大通桥、柏川桥“俱在长安右门外,跨运渎”。②在今安徽凤阳县东南。《清一统志·凤阳府》:大通桥“在凤阳县东南十里。本名永安桥,
亦名工噶岭。清于此设贡噶岭土百户,在今四川稻城县南贡岭。《清史稿·四川土司传》:光绪三十一年(1905), 赵尔丰讨巴塘, 理塘正土司“逃往稻坝贡噶岭,啸聚土人为乱”即此。三十四年(1908)改流,
《尚书·尧典》: “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 关于嵎夷的解释有六: (1) 孔传: “ 《禹贡》青州云: ‘嵎夷既略。’ 青州在东界外之畔,故云东表之地称嵎夷也。” (2) 《释文》: “马融曰:
即投醪河。在今浙江绍兴城西。《舆地纪胜》 卷10越州: 投醪河 “在府西二百步。一名箪醪河。《旧经》 云,越王句践投醪之所。《水经》云,越王栖会稽,有酒投江,民饮其流,战气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