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新化县

新化县

①南齐置,属安蛮左郡。治所在今湖北大悟县东北。梁为安蛮郡治。北周废。

②西魏改安化县置,属随郡。治所在今湖北随州市东南光化铺乡。北周改为光化县。

③隋开皇十七年 (597) 改宋广县置,属安州。治所在今广西灵山县西南陆屋镇。十八年 (598) 改为内亭县。

④北宋熙宁五年 (1072) 置,属邵州。治所在今湖南新化县北白溪镇附近。《寰宇通志》 卷56新化县: “取新归德化之义。” 绍圣中移治今新化县。南宋宝庆初属宝庆府。元属宝庆路。明、清属宝庆府。民国初属湖南湘江道。1922年直属湖南省。


(1)古县名。(1)西魏改安化县置,治今湖北省随州市东南光化铺。属随郡。北周改名光化县。(2)隋开皇十七年(597年)以宋广县改名,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西南陆屋。属安州。十八年改为内亭县。(2)今县名。在湖南省中部、资水中游、雪峰山东麓。属娄底市。面积3635平方千米。人口129万。辖19镇、7乡。县人民政府驻上梅镇。五代中为“梅山蛮”所据。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置新化县,属邵州。治今白溪镇对岸何家坪,绍圣中迁今城关镇。元属宝庆路。明、清属宝庆府。1914年属湘江道,1922年直属省。1949年属邵阳专区。1952年划南部30乡入新邵县,划西南部20乡入隆回县。1954年划西部23乡入溆浦县。1961年析东南部置冷江市。1968年属邵阳地区,1977年属涟源地区。1982年属娄底地区,1999年属娄底市。地处湘中丘陵西北部和湘西山地东缘。资水纳化溪、洋溪、芷溪、油溪等众多支流由东南向西北穿流县境。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以稻、甘薯、小麦为主,多烟草、花生、大豆、苡米。养殖以生猪、家禽、淡水鱼为多,是全国商品牛生产基地。林产有松、杉、南竹、茶叶、柑橘等。矿产有煤炭、高岭土、金、锑、铅、锌、铜等。工业有采矿、建材、陶瓷、电子、化工、水泥、玻璃等。湘黔铁路沿资水西南岸由东南向西北纵贯县境,沿线设八站。涟溆和邵新公路在县城交会。乡镇均通公路。资水航线上溯邵阳、新宁、洞口等县,下通洞庭湖。纪念地有国际主义战士罗盛教故居和纪念近代民主革命家陈天华的天华亭。


猜你喜欢

  • 忠山

    古名宝子山、宝山。即今四川泸州市西忠山。南宋庆元间建诸葛武侯庙于宝山,明改为大忠山。《清一统志 · 泸州》: 宝山,“ 《旧志》:山在州西一里。即州城后之枕山,明又改名大忠山”。在四川省泸州市西郊。明

  • 甘州

    西魏废帝三年(554)改西凉州置,治所在永平县(今甘肃张掖市西北)。《元和志》卷40甘州:“因州东甘峻山为名。或言地多甘草,故名。”辖境相当今甘肃高台县以东弱水上游地区。其后屡有伸缩。隋大业三年(60

  • 曲亭

    在今河南修武县北。《后汉书·刘勋传》:“四迁尚书令。延熹中……尚书张敬……并封亭侯。”《清一统志·怀庆府二》:“后汉延熹二年,封尚书令张敬为山阳曲亭侯。”在今河南省修武县北。东汉延熹二年(159年)封

  • 常林县

    唐武德四年 (621) 置,为林州治。治所在今广西桂平县西南下湾镇。六年 (623) 为绣州治。天宝初为常宁郡治,乾元初属复为绣州治。北宋开宝六年 (973) 废。古县名。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治

  • 玉泉水

    ①在今山西黎城县北。源于源庄乡源泉村西南。东流河北涉县境内入清漳河。《方舆纪要》卷42黎城县:玉泉水在“黎城县西北五十里。山下有石窍三,泉喷涌而出。合为一川,入河南涉县界,注清漳”。②在今湖北当阳市西

  • 宣和馆

    辽置,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西南查干少冷村附近。

  • 下关

    ①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北部,与浦口隔江相望。为长江南北水陆交通枢纽之一。1842年中英***战争时,英军进迫下关,强迫清政府在附近江面英舰上签订不平等的《南京条约》。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开为商埠。②即

  • 望湖楼

    又名看经楼。五代吴越王钱镠建,在今浙江杭州市钱塘门外西湖边。北宋苏轼有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诗。即“看经楼”。

  • 毕里河

    亦作毕哩河。即今辽宁辽东半岛之碧流河。《明一统志》卷25辽东都司:毕里河“源出盖州卫东南山谷间,南流经复州卫入海”。

  • 伯禽井

    在今山东曲阜市东北三里周公庙东南。《清一统志·兖州府二》:伯禽井“水清冽而甘,亦名甘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