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新野郡

新野郡

①西晋永宁元年 (301) 置,治所在新野县 (今河南新野县)。辖境相当今河南邓州、信阳二市与新野、唐河、桐柏、信阳等县及湖北随州、枣阳、广水等市地。南朝宋辖境缩小。北魏太和二十二年 (498) 移治穰县 (今河南邓州市)。北周还治棘阳县 (今新野县)。大象元年 (579) 改为滕国。二年 (580) 国除,复为新野郡。隋开皇三年 (583)废。

②南齐永元二年 (500) 萧衍置,属雍州。治所在今湖北宜城市境。《梁书· 武帝纪》: 萧衍起兵,“于沔南立新野郡,以集新附”。西魏改威宁郡。


西晋惠帝改义阳郡置,治新野县(今属河南)。南朝宋辖境相当今河南邓州市、新野县等地。北周大象元年(579年)废。


猜你喜欢

  • 御 (禦) 侮城

    唐太和中建,在今四川荥经县西。《新唐书·李德裕传》: “作御侮城,以控荣经犄角之势。”

  • 城父县

    ①西汉置,属沛郡。治所在今安徽亳州市东南城父集。东汉属汝南郡。三国魏属谯郡。南朝宋废并入浚仪县。隋开皇十八年 (598) 复改浚仪县为城父县,大业初属谯郡。唐天祐二年(905) 改为焦夷县。五代梁改为

  • 官村

    在今广西平南县西北官城镇南。明初置秦川巡司于此。后移思旺墟 (今思旺镇东南)。清咸丰元年(1851),太平军大败清军于此。《清史稿·向荣传》: “八月,贼冒雨窜逸,官军失利于官村。”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

  • 铁石镇

    即今福建清流县东南铁石。明置巡司于此。《方舆纪要》 卷98清流县: 铁石镇在 “县东南九十里。正统六年,议者以梦溪里山势险阻,草寇不时出没,奏置巡司于铁石山下,以为警备”。

  • 索伦部

    明末清初对居住在今俄罗斯石勒喀河以东,外兴安岭 (今斯塔诺夫山) 以南,黑龙江中游及精奇里江 (今结雅河) 流域一带的达斡尔、鄂温克和鄂伦春等族的总称。索伦部著名领袖巴尔达齐、博穆博果尔等于崇德年间归

  • 浔州路

    元至元十六年 (1279) 改浔州置,属广西道。治所在桂平县 (今广西桂平县)。辖境相当今广西桂平、平南二县地 明洪武三年 (1370) 改为浔州府。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升浔州置,治桂平县(今广

  • 贵县

    明洪武三年 (1370) 降贵州置,属浔州府。治所即今广西贵港市。明郭子章 《郡县释名》 广西卷: 贵县 “以宜贵山名也。宜贵山在县北,故又名北山”。民国初属广西苍梧道。1928年直属广西省。古旧县名

  • 张公城

    ①在今江苏仪征市东北。《舆地纪胜》卷37扬州:张公城,“《寰宇记》云,在州西四十里。汉末张婴所筑,后因号张公城”。②在今山东平原县南。《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自海上还,“至平原津而病”。《正义》:

  • 油坊桥镇

    即今江苏扬中市南油坊桥镇。民国 《江苏六十一县志》: 扬中县有 “油坊桥镇”。

  • 闾井河

    即今甘肃岷县东部闾井河。《方舆纪要》卷60岷州卫: 闾井河 “在卫东南百四十里,源出秦州礼县之没遮拦山,流入马凉河。宋亦置闾川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