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旧州镇

旧州镇

①又名旧州头。在今河北廊坊市西二十二里旧州乡。为元东安州治。《方舆纪要》卷11东安县:安次废县,“《志》云:今县(即今廊坊市东南光荣村)西北去旧治二十六里,在浑河水次,居民辏集,名旧州头,以元置东安州也”。

②即今四川平武县东南涪江西岸南坝镇。《清一统志·龙安府》:龙州故城“今府东南一百二十里涪水西有故城名旧州坝,遗址尚存”。

③即今贵州黄平县西北四十里旧州镇。宋、元于此置黄平府。明置黄平州。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徙州治于兴隆卫城(今黄平县)。乾隆中置巡司。民国设县佐于此。


(1)在河北省沧县东南部。面积79.1平方千米。人口2.5万。镇人民政府驻东关,人口 3600。西汉高祖五年(前202年)为勃海郡、浮阳县治,唐至元为沧州治,故名。1955年设东关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同年改设旧州镇。产小麦、玉米、大豆。有化工、汽车配件、绣花、饮料等厂。县玛钢厂驻此。沧盐公路经此。古迹有沧州铁狮子。(2)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西部。面积227平方千米。人口8.3万。镇人民政府驻旧州,人口 1900。北宋为钦州治,故名。1950年为灵山县八区。1958年设上游公社,1960年改名旧州公社。1984年改乡,1993年置镇。产稻、花生、木薯、甘蔗、茶叶、沙梨等。有农具、制茶、砖瓦等厂。黎钦铁路经此,有公路通上井、七里、烟墩。有钦州古城遗址。(3)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田林县西北部。面积496平方千米。人口1.8万,98%为壮族。镇人民政府驻旧州圩,人口 2900。古安隆州治。清雍正八年(1730年)州治迁隆林新州后,得名。1951年为田林县三区,1958年为东方红公社,1959年改为旧州公社。1962年改区,1968年复公社,1984年置镇。产稻、玉米、柑橙、油桐、油茶等。特产旧州山楂糕。有木材加工、农具、造纸、砖瓦、软木、食品、松香等厂。黔、桂边境集市。324国道经此,为桂西北入黔门户。南昆铁路经此设八渡、那香两站。(4)在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西南部。面积126.2平方千米。人口2.2万。镇人民政府驻旧州,人口 1600。近旧州村,清末《琼山县志》载:“唐武德年间,欲置崖州于此。”故名。解放前属琼山县第一区。1958年属太阳升公社。1959年分立旧州公社。1983年设区,1987年改镇。主产稻、甘蔗、花生、橡胶、龙眼等。海口农校驻此。有集市,以猪苗交易闻名。有码头。东线高速公路经此。(5)在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东北部、邢江河(羊昌河)畔。面积116平方千米。人口6.1万。镇人民政府驻旧州村,人口 8650。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置安顺州,为州治。明成化中徙州治于普定卫城(今市区),故名旧州。1928年置旧州镇。1949年改碧波乡。1954年复置旧州镇。1958年建旧州公社,1984年复镇。1991年詹家屯、陇灰二民族乡并入。产稻、玉米、油菜籽、小麦、烤烟、茶叶。有水泥、粮油加工、农机修理等厂矿。有公路北接贵胜(黔滇)公路,南接320国道。古迹有二十五眼桥、文昌宫、扶风亭。(6)在贵州省黄平县西部、��阳河畔。面积222.8平方千米。人口4.4万。镇人民政府驻旧州街,人口1.6万。元为黄平府治地,明改黄平州,清州治移于兴隆,称此为旧州。民国设分县,后并黄平县。1932年置镇。1936年置旧州分县。建国后称旧州镇。1958年为旧州公社,1965年复置。1992年红梅、石牛、石板河三乡并入旧州镇。产稻、玉米、小麦、薯类、油菜籽、烟草等。有磷肥、农机、木材加工、五金、印刷、食品等厂。特产爆竹。为县第二大镇。湄黄公路经此。为古滇、楚水陆交通枢纽,��阳河为重要水路。(7)在云南省云龙县西南部。面积529.2平方千米。人口3.2万。镇人民政府驻新街。人口 1130。以明崇祯二年(1629年)为云龙州治所在地而得名。1949年前称元江乡。1950年为云龙县第四区。1958年称旧州联社。1962年为旧州区。1971年旧州、表村为旧州公社。1974年旧州、表村分置公社。1984年复称旧州区,1987年为旧州乡,2000年设镇。产稻、玉米、小麦、油菜籽、甘蔗、油桐、核桃、茶叶、生漆等。富林木。为县生猪和禽蛋供应基地。有木器、粮油加工、农机修理等厂及水电站。为县中西部较大农贸集市。镇北有良种场。有公路南接昆畹公路。


猜你喜欢

  • 宝山县

    ①金明昌七年 (1196) 改建昌县置,属昌州。治所在今内蒙古太仆寺旗西南九连城淖尔旁。元初废。②元至元十四年 (1277) 以大匮等七处置,属丽江路。治所在今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东北一百三十六里宝山

  • 永安坡

    即皇子陂。在今陕西长安县南。宋敏求《长安志》卷11万年县:永安坡“在县南二十五里。周七里。《十道志》曰:秦葬皇子,起冢陂北原上,因名皇子陂”。

  • 塔坊村

    即今安徽祁门县西南三十里塔坊乡。明万历 《祁门县志》 卷4 《乡市》 有塔坊村。

  • 骨咄国

    一作珂咄罗国。唐西域国名。都城在思助建城 (今塔吉克斯坦库尔干秋别北)。《新唐书·西域传》: 骨咄 “广长皆千里。王治思助建城。多良马、赤豹。有四大盐山,山出乌盐”。龙朔元年 (661) 置高附都督府

  • 乾兴砦

    北宋乾兴元年 (1022) 置,属镇戎军。在今宁夏固原县东北九十里。金改为乾兴堡,后废。

  • 绥宁县

    ①南朝宋文帝时置,属南海郡。治所在今广东增城市西南四十里。南朝梁废。②南朝宋置,属郁林郡。治所在今广西宾阳县东黎塘镇。梁改为安成县。③南齐置,属南牂牁郡。治所当在今贵州独山县南。后废。④南齐置,属宋平

  • 武冈县

    三国吴宝鼎元年 (266) 改都梁县置,属昭陵郡。治所在今湖南武冈市西南 一里。《水经·资水注》: “县左右二冈对峙,重阻齐秀,间可二里,旧传后汉伐五溪蛮,蛮保此冈,故曰武冈,县即其称焉。” 西晋属邵

  • 海龙府

    清光绪二十八年 (1902) 升海龙厅置,属盛京将军 (后改奉天省)。治所在今吉林梅河口市东北海龙镇。辖境相当今吉林梅河口、东丰、东辽、辽源、柳河等市县及辽宁西丰县地。1913年改为海龙县。清光绪二十

  • 鸡冠山

    ①在今辽宁凤城市西北。民国《奉天通志》卷82凤城县:鸡冠山在“城西三十里”。②在今黑龙江省鸡东县西。鸡东县以此为名。民国《东北年鉴》密山煤矿:“鸡冠山、黄泥河等处,东西长约一百里,南北宽约五十里,所有

  • 堋口镇

    北宋熙宁四年 (1071) 废堋口县置,属九陇县。在今四川彭州市西北三十里关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