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都宗
一作察木多。即今西藏昌都县。清乾隆《西藏志·疆圉》 称: “工布江达、拉里、说板多、洛隆宗、昌都皆为要隘。1960年与拉多宗合并设昌都县。
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治今西藏自治区昌都县昌都镇。1960年与拉多宗合并,改置昌都县。
一作察木多。即今西藏昌都县。清乾隆《西藏志·疆圉》 称: “工布江达、拉里、说板多、洛隆宗、昌都皆为要隘。1960年与拉多宗合并设昌都县。
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治今西藏自治区昌都县昌都镇。1960年与拉多宗合并,改置昌都县。
金兴定二年 (1218) 置,属泗州。治所在桃园镇 (今江苏泗阳县西南六里城厢镇)。元至元十四年 (1277) 改置桃园县。(1)古县名。金兴定二年(1218年)置于宿迁县桃园镇,治今江苏省泗阳县西南
即今河南确山县西石滚河乡。民国《确山县志》卷1:“清顺治三年新编乡”中,“有集曰石滚河,在邑西迤南六十里。”
在今安徽枞阳县东北。《方舆纪要》卷26桐城县:源子港,“《志》云:县东百有二十里有破堽、竹子、白荡诸湖。其白荡湖亦曰民池湖。……皆回环相接,达源子港入江”。在安徽省南部枞阳县境。紧临长江北岸,属长江古
即今贵州兴义市东南歪染乡。清罗绕典《黔南职方纪略》 卷2兴义府: “捧鲊营溯红水江而西,直抵黄泥河为界。其间歪染、养马、白云、法岩诸寨,皆系昔日顽苗恃险负隅之处,山高箐深,瘴疠尤甚,实夷脓要隘也。”
即今河南宁陵县北三十二里柳河镇。《方舆纪要》 卷50宁陵县: “县北三十里又有柳河集。旧设公馆于此。”
又名凉马台。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十六国后赵石虎所筑。《太平御览》 卷300引 《邺城故事》: 凉马台 “一名阅马台,一名戏马台”。《水经·浊漳水注》: “漳水自西门豹祠北,径赵阅马台西。……石虎每讲武于
亦名乐乡镇。即今湖北钟祥市西北双河镇北乐乡关。明置乐仙桥巡司。
在今云南元阳县东北,红河南岸。明崇祯十二年(1639)设掌寨。清代为建水州辖十五勐之一,仍设掌寨。
又作小邾。西周封国。在今山东滕州市东六里。《春秋》: 庄公五年 (前689),“郳犁来来朝”。杜注: “东海昌虑县东北有郳城。” 孔疏: “郳之上世出于邾国。《世本》 云: ‘邾颜居邾,肥徙郳。’ 宋
①在今湖南永州市西南。唐柳宗元 《永州龙兴寺息壤记》 曰: “龙兴寺东北陬有堂,堂之地隆然负砖甓而起者,广四步,高一尺五寸。始之为堂也,夷之而又高……由是寺之人皆神之,人莫敢夷。……甘茂盟息壤,盖其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