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光县
1933年11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由连城县改名,治连城县城 (今福建连城县)。为纪念福建省军区政治部主任兼中共连城县委书记李明光烈士而命名。1934年10月红军长征,国民党政府复名连城县。
旧县名。中央苏区福建省设。1933年由连城县改名,治今福建省连城县城。以纪念福建省军区政治部主任兼中共连城县委书记李明光烈士。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后复名连城县。
1933年11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由连城县改名,治连城县城 (今福建连城县)。为纪念福建省军区政治部主任兼中共连城县委书记李明光烈士而命名。1934年10月红军长征,国民党政府复名连城县。
旧县名。中央苏区福建省设。1933年由连城县改名,治今福建省连城县城。以纪念福建省军区政治部主任兼中共连城县委书记李明光烈士。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后复名连城县。
在今四川城口县西。清道光《城口厅志》卷4:五甲寨在“厅西十里。嘉庆初,教匪滋事,将城口主簿衙署焚毁,移驻于此,复置粮台。居民避难于上者数百家,寨下为厅西通衢”。
在今甘肃陇西县东北。《汉书·地理志》䝠道县: “骑都尉治密艾亭。”
春秋卫邑。在今河南兰考县东北二十里。《左传》:哀公十三年(前482),黄池会后,吴人囚鲁子服景伯以还,“及户牖”,归之。即此。秦为乡,《史记·陈丞相世家》:“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西汉置东昏县
即今河北东光县东三十八里灯明寺镇。清置经制外委驻此。
北宋置,属渠江县。即今四川广安县东北九十里白市镇。(1)在安徽省萧县中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96平方千米。人口12.5万。镇人民政府驻龙城,人口6.6万。1949年设龙城镇,1958年成立虚实公社,
在今宁夏海原县东北界。《水经·河水注》:高平川水“又北, 自延水注之。水西出自延溪,东流历峡,谓之自延口,在(高平)县西北百里,又东北径延城南,东入高平川”。
在今广东封开县东北。《方舆纪要》卷101开建县:九源山寨“在县(今南丰镇)东,瑶寨也。《志》云,县境瑶山凡三十有七”。
元至正二十四年 (1364) 朱元璋改硖州路置,治所在夷陵县 (今湖北宜昌市)。洪武九年(1376) 改为夷陵州。见“峡州”。
①秦置,属砀郡。治所在今河南兰考县东北四十里堌阳镇。汉属陈留郡。西晋属陈留国。西晋末及十六国后赵属陈留郡。北魏属阳夏郡。隋属济阴郡。唐初属杞州。贞观元年 (627) 废。②南朝宋侨置,属马头郡。治所在
在今湖南宁乡县西南。《方舆纪要》卷80载:明崇祯十一年(1638),“刘高峰等屯聚于此,突犯安化县,官军击破之。又破其余党于大沩山,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