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明坑隘

明坑隘

在今江西遂川县南。《方舆纪要》 卷87龙泉县 “龙庵隘” 条内: “县南百里为明坑隘。”


在今江西省遂川县南。清属龙泉县。


猜你喜欢

  • 石定江

    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南二十五里。《方舆纪要》卷67灌县:石定江“在县西南十五里。源出丈人山,下流入于都江”。光绪《灌县志》卷2:石定江“其源出大面山,合八卦台一带溪水,流至中兴场入于沙沟河。《方舆纪要》

  • 白玉洞

    在今贵州黔西县东北。《方舆纪要》卷123附水西宣慰司:白玉洞“亦曰白玉岩,夷酋聚粮处。洞险恶,西近卧遮龙场”。

  • 落闽水

    在今贵州遵义县 (南白镇) 西南。《明一统志》 卷72播州宣慰司: 落闽水 “在宣慰司(今遵义市) 西南四十里。源出水烟里,东流入乌江”。

  • 杜并足

    古港名。即今印度尼西亚东爪哇北岸之厨闽。古为东西方商贾会集的重要港口。《元史·外国列传·爪哇》:至元三十年(1293), 史弼与高兴“进至爪哇之杜并足”。“足”字疑衍。宋赵汝适《诸蕃志》“苏吉丹”条作

  • 火敦脑儿

    即星宿海,在今青海曲麻莱县东北麻多乡境。《元史·地理志·河源附录》:河源有泉百余泓,“方可七八十里,履高山下瞰,灿若列星,以故名火敦脑儿。火敦,译言星宿也”。在今青海省黄河上源。蒙古语火敦,意为“星宿

  • 欣山

    在今江西安远县南。《寰宇记》 卷108虔州安远县: 欣山 “在县南四十里。其山一十二面,高五百丈。上有莲花池水及石室、石床、橘树、异竹。一水南流入循州雷乡县”。《清一统志·赣州府一》:欣山 “在安远县

  • 湘潭县

    ①南朝梁天监中置,属湘东郡。治所在今湖南衡山县东。隋开皇三年 (583) 属衡州,大业三年 (607) 属衡山郡。唐天宝八年 (749) 改为衡山县。②唐天宝八年 (749) 改衡山县置,属衡阳郡。治

  • 打冲河中前千户所

    亦名守御打冲河中前千户所、建昌中前千户所。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置,属建昌卫。治所在今四川西昌市西巴汝乡西南雅砻江东岸打罗村。《方舆纪要》卷74盐井卫打冲河守御中左千户所:打冲河,“《志》云:中左

  • 卓啰和南监军司

    简称卓罗监军司。西夏置,治所在今甘肃永登县南红城镇附近。元废。西夏置,置卓啰城(今甘肃永登县南)。元废。

  • 石沟

    集镇名。在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东北部、黄河北岸山坳里。属青白石乡。人口910。村南有沟,沟南端有岩石显露,故称石沟。村以沟名。为兰州白兰瓜重要产地之一。有公路通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