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易县

易县

①秦置,属广阳郡。治所在今河北雄县西北十五里古贤村。西汉属涿郡。东汉属河间国。三国魏改名易城县,属河间郡。北魏复为易县,属高阳郡。移治今县西北三十五里。北齐天保七年 (556) 废入鄚县。

②隋开皇十六年 (596) 置,为易州治。治所即今河北易县。以易水为名。大业初为上谷郡治。唐为易州治。元初存州废县,至元三年 (1266)复置。明洪武初废入易州。1913年改易州为县,属直隶保定道。1928 年直属河北省。县东南有燕国故都之一燕下都遗址。县西永宁山下有清西陵。


(1)古县名。秦置,治今河北省雄县西北古贤。属广阳郡。三国魏改为易城县。北魏复名易县,徙治今雄县西北三十五里。北齐天保七年(556年)省。(2)今县名。在河北省中西部。面积 2549 平方千米。属保定市。人口54.3万。辖8镇、19乡(含1满族回族乡)。县人民政府驻易州镇。战国时为燕武阳邑,故址即今县东南北易水和中易水之间的燕下都遗址。秦属广阳郡。西汉置故安县,治今燕下都附近,属幽州涿郡。北魏更名固安县,属范阳郡。北齐天保七年(556年)废。隋开皇元年(581年)置易州,因易水得名。《元和郡县志》易州:“以州南十三里易水为名。”开皇十六年(596年)置易县,县以州名,同治易州。蒙古初易县省入易州,至元三年(1266年)复置。明洪武初复省入易州,属保定府。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升直隶州。1913年降州为县,属直隶省保定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1938年属晋察冀边区,1948年属察哈尔省。1949年划归河北省保定专区。1960年改属保定市,1961年复属保定专区(1968年改地区)。1994年划归保定市。地处太行山山地丘陵及山前平原区。拒马河、易水流经县境。有安格庄、龙门等水库20余座。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小麦、玉米、甘薯、谷子、棉花。为省烤烟、晒烟基地县。药用植物资源丰富。有水泥、陶瓷、化肥、机械等工业。所产“易水砚”著名。京原铁路经西北境,地方铁路通高碑店。112国道、京获公路经此。古迹有清西陵、燕下都遗址、荆轲塔、紫荆关长城等,清西陵为世界文化遗产。建有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


猜你喜欢

  • 平安镇

    在今上海市崇明县西北三十里。《清一统志·太仓州》 “新镇”条下:“又平安镇,在县西东阜沙。”(1)在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区西北部。面积111平方千米。人口2.3万。镇人民政府驻平安街,人口 5950。清光

  • 都陆

    即西汉博乡侯国,王莽改为杨陆。故址在今安徽六安市西。《三国志·吴书·孙綝传》: “綝大发卒出屯镬里,复遣 (朱) 异帅将军丁奉、黎斐等五万人攻魏,留辎重于都陆。” 胡三省 《通鉴》 注以为“都陆即杨陆

  • 何尾堰

    在今云南保山市南。《方舆纪要》卷118保山县:何尾堰“在城南二十里。周广二里”。

  • 河牧城

    在今山东莘县西南观城镇东北。《续汉书·郡国志》: 东郡卫公国有河牧城。隋开皇十六年置河上县于此。

  • 新城店

    即今山东莱州市东北新城。北濒大海,东接招远界。清 《乾隆内府舆图》莱州府掖县东北有新城店。民国 《四续掖县志》 卷1作新城,为新城乡驻地。

  • 邬子寨

    在今江西进贤县东北,与余干县瑞洪镇相对。明设邬子巡司及邬子驿,为滨湖要地。清乾隆三十年(1765)巡司移驻梅庄。

  • 民勤县

    1928年改镇番县置,属甘肃省。治所即今甘肃民勤县。在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东段,东、北邻内蒙古自治区。属武威市。面积1.6万平方千米。人口28.8万。辖5镇、18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明洪武中置临

  • 角斜场

    明置,属海陵监。在今江苏海安县东六十八里旧场乡。清雍正年间,因海潮泛滥,盐场迁今角斜镇。有盐大使驻此。

  • 越嶲营

    清置,属建昌镇。在越嶲厅 (今四川越西县)。设参将驻防。

  • 下峪街

    即今河南洛宁县西南七十八里下峪乡。民国《洛宁县志》卷1:“下峪街,长水西南五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