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定府
元置,属云南行省。治所即今贵州安顺市东南杨武布依族苗族乡。辖境相当今贵州安顺市、普定县等地。大德七年 (1303) 改为普定路。明洪武十四年 (1381) 复改为府。十八年 (1385)废。
元置,治今贵州省安顺市杨武。辖有今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等地。隶云南行省。大德七年(1303年)改为路。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复置普定府,属四川布政司。十八年废。
元置,属云南行省。治所即今贵州安顺市东南杨武布依族苗族乡。辖境相当今贵州安顺市、普定县等地。大德七年 (1303) 改为普定路。明洪武十四年 (1381) 复改为府。十八年 (1385)废。
元置,治今贵州省安顺市杨武。辖有今贵州省安顺市、普定县等地。隶云南行省。大德七年(1303年)改为路。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复置普定府,属四川布政司。十八年废。
即今云南泸水县北三十六里称杆乡。清光绪《续云南通志稿》 卷99土司: 茨竹寨土守备 “乾隆十三年从征秤戛,以功授世袭茨竹土把总”。
在今山东郓城县东。《方舆纪要》 卷33郓城县: 明天启中,“徐鸿儒作乱,聚众 卞家屯,置其家于梁山泊。起兵围魏家庄,遂寇县境,围梁家楼,据为巢穴,去县二十里,遂进陷县城是也”。
①在今湖北荆沙市西北荆州区故江陵县城东。《后汉书·光武帝》: 建武五年 (29),“遣征南大将军岑彭率二将军伐田戎于津乡,大破之”。注:“南郡有津乡,故城在今荆州江陵县东。”②在今湖北枝江县西。《水经
一名玉女陂。在今河南邓州市东南五十里。张衡 《南都赋》: “其陂泽则有钳卢玉池。” 《元和志》 卷21穰县: “汉元帝建昭中,召信臣为南阳太守,复于穰县南六十里造钳卢陂,累石为堤,傍开六石门,以节水势
西汉置,属中山国。治所在今河北定州市东北。《后汉书·陈俊传》: 光武初,陈俊 “封新处侯”。即此。后废。古县名。西汉置,治今河北省定州市东北。属中山国。东汉初废。
辽置,为上京道边防城之一。在今蒙古国东温都尔汗西。《辽史·地理志》:皮被河城“地控北边,置兵五百于此防托(戍)”。辽代西北边防城。即今蒙古国肯特省宗贺列姆古城,一说即今祖赫雷姆城。
北宋置,属太平砦。治所在今广西大新县北。元属太平路。明属太平府,弘治间迁治今大新县(桃城镇)。1912年改为养利县。北宋置羁縻州,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新县北。明为正州,属太平府。弘治间迁治今大新县。1
即蒙古扎萨克图汗部右翼左旗。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戈壁阿尔泰省东部比格尔附近。
在今贵州从江县西北。《方舆纪要》 卷121黎平府曹滴洞长官司: 银赖山在 “司南十里。旧有银赖洞砦,明初俞通海讨古州诸蛮洞,首克银赖洞”,即此。古山名。在今贵州省从江县西北,有寨。明洪武初,俞通海率军
明洪武间置,属沈阳中卫。治所在抚顺城(今辽宁抚顺市旧抚顺城)。《明史·地理志》沈阳中卫:“东北有抚顺千户所,洪武二十一年置。”清初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