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期古
在今云南巧家县西北。《清史稿·地理志》 巧家厅:“木期古土千户,乾隆三十一年设,禄氏世袭。”
在今云南巧家县西北。《清史稿·地理志》 巧家厅:“木期古土千户,乾隆三十一年设,禄氏世袭。”
东晋刘裕筑,在今江苏南京市西秦淮河口。《资治通鉴》: 东晋义熙六年 (410),卢循至淮口,刘裕屯石头城,“ (裕) 用虞丘进计,伐树栅石头淮口,修治越城,筑查浦、药园、廷尉三垒,皆以兵守之”。胡三省
又名三阳山。即今湖南衡阳、祁东、邵东三县交界处之三面山。《水经·湘水注》:“承水出衡阳重安县西,邵陵县界邪姜山。”《清一统志·宝庆府一》:邪姜山“为南岳七十二峰之一,有石岩可坐数十人,瀑泉从岩隙泻下不
西汉置,属北海郡。治所当在今山东潍坊市附近及寿光、昌邑、安丘、昌乐一带。东汉省。
即今山东临朐县东南柳山镇。明嘉靖 《临朐县志》: 柳山寨 “在县东五十里”。
北宋熙宁七年(1074)置,属河州。在今甘肃临夏市东南十五里。金废。
战国秦邑,即今甘肃庆阳县。《汉书·西羌传》: 秦惠王时,“伐义渠,取郁郅”。即此。西汉置为郁郅县。古邑名。战国秦邑。在今甘肃省庆阳市。《后汉书·西羌传》:“秦伐义渠,取郁郅”,即此。西汉置为郁郅县。
明永乐九年 (1411) 遣尚书治河,自后常遣侍郎、都御史总督专治河道,非常设治河之官。成化七年 (1471) 始称总督河道,总理河道。正德四年 (1509) 设都御史提督,驻所在济宁州 (今山东济宁
在今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南黑山口乡,合冯水入沱。唐元结有 《说洄溪招退者》 诗。《方舆胜览》卷24道州: 洄溪 “在江华县三十三里四山之间,乳窦松膏之所渍,泉甘宜稻,饮之者寿”。
在今广西岑溪县东北一百十五里云龙村东。《清一统志·梧州府》 “黄陵隘” 条: 东有铁根隘 “路通广东西宁,有兵汛守”。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市东北。清时设兵戍守。
在今内蒙古察哈尔右翼前旗东北。《清一统志·察哈尔·正黄旗》:七金河“在旗西二十里。蒙古名贺尔博金。源出贺尔博金山,南流入希尔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