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春秋晋邑。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古城营。《春秋》: 定公十三年 (前497),“晋赵鞅入于晋阳以叛”。即此。公元前453年。知伯挟韩、魏攻赵,围晋阳,久攻不能下,赵说服韩、魏,反攻知伯,灭之,三分其地,
西汉置,属济南郡,为都尉治。治所在今山东邹平县南四十里临池镇东北。东汉建武中,改封侯霸子昱为於陵侯,不久复为县。南朝宋永初后省。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属济南郡,为都尉治所。东汉属济南国
明洪武四年(1371)置,在今贵州龙里县西。
即今贵州雷山县北之巴拉河。清爱必达《黔南识略》卷9丹江通判:“九股河在城东,发源九摆罗山中,东北经凤党诸寨,入清江。”《清史稿·地理志》 丹江厅:“大丹江源出厅西南,小丹江自厅东南来会, 曰九股河,东
一作芳木镇。即今辽宁西丰县西南房木乡。伪满康德五年 《西丰县志》 卷4: 房木镇在“ (县) 西南四十五里”。在辽宁省西丰县南部。面积229.6平方千米。人口2.2万。镇人民政府驻房木,人口 1350
一名二角山。在今广西博白县西十五里。唐刘恂《岭表录异》卷上:“绿珠井, 在白州双角山下。”《舆地纪胜》卷121郁林州:二角山,“《九域志》云:在白州,二峰角立,因名。又名双角山”。
北宋乾兴元年 (1022) 置,属镇戎军。在今宁夏固原县东北九十里。金改为乾兴堡,后废。
1949年4月置,省会在安东市(今辽宁丹东市)。辖境相当今辽宁东部。1954年撤销,大部分地区划入辽宁省,部分划入吉林省。旧省名。1949年置。省会安东市(今辽宁丹东市)。辖境相当今辽宁省东部和吉林省
即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北马勒根达岭。北宋沈括 《熙宁使虏图抄》: “自大河 (和) 帐复渡黑水,乃东北出两山之间。平川四十里至中顿,又东北五六里,乃折西北逾窦都岭。”
在今陕西西安市东北。 《旧唐书·李晟传》: 德宗时,朱泚据京城,李晟自东渭桥移军于光泰门外, 使王佖、 史万顷 “直抵苑墙神䴥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