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字典>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杨粲墓

杨粲墓

在今贵州遵义市城区东南十五里永康乡皇坟咀。原系宋代白锦堡,后为播州杨氏墓地。杨璨墓建于南宋淳祐年间(1241—1252)。1957年清理发掘前已被破坏,出土文物较少。腰坑内获铜鼓两面,铸造精美。墓用白砂岩条石砌筑,分、南北两室,规模宏大。墓内石刻艺术品多而精,为西南地区所罕见。后室有仿木构房屋建筑的壁龛六个,横梁影刻两处,墓壁有墓主人、文官、武士、侍女、进贡人等雕像二十八尊,大量装饰图案以花草动物为题材,刻工精细,线条流畅,有很高的艺术水平和鲜明的时代风格。杨氏自唐末至明万历间世袭统治播州(今遵义一带),共传29世,724年。杨璨为第13世土司,执掌播州事,有一定政绩。在元程巨夫的《忠烈庙碑》、明宋濂的《杨氏家传》中对此均有记载。1982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贵州省遵义县龙坪永安乡皇坟嘴,北距遵义市约10千米。四周群山拱卫,一水环绕,松篁茂密,风景绮丽。原系宋代白锦堡治,后为播州(治今遵义)杨氏墓地。史称冉家林,因杨粲墓规模宏大为境内所仅见,时人称之为皇坟嘴。墓建于南宋淳祐年间。1957年清理发掘。墓室全用白砂岩条石砌筑,平面布局为南北两室并列。每室包括墓门、前室和后室三部分,后室有过道相通,两室南北壁和后室后壁的雕刻装饰,相互对称,结构严整。棺床置于后室中间,四角垫有圆雕龙头,两侧为交股的龙身及龙尾。墓底各有圆形腰坑,内藏铜鼓一面。墓内外的28尊人物造像,栩栩如生,众多的花草动物装饰,构图新颖,线条流畅,其中双狮戏球、凤穿葡萄、野鹿衔芝、侍女启门等图案,是具有宋代艺术特点的杰作。杨家自唐末至明代万历中,世袭统治播州,在元、明两代是西南地区举足轻重的大土司。杨粲在南宋嘉泰年间袭播州沿边安抚使,官终武翼大夫。据说杨粲执掌播事之日,治政宽简,留意艺文,标榜忠孝,崇尚儒术,在元程钜夫的《忠烈庙碑》、明宋濂的《杨氏家传》中对此均有翔实记载。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喜欢

  • 景阳门

    又作长景门。北宋东京城外城北面东起第一门。在今河南开封市。《宋史·钦宗纪》: 靖康元年 (1126),“金人攻通津、景阳等门”。又作长景门。北宋东京城(今河南开封市)外城北面东起第一门。《宋史·钦宗纪

  • 轮缚大囤

    在今四川兴文县西北兴文镇之南寿山。《宋史·赵遹传》: 政和五年 (1115),征讨晏州 卜漏叛蛮,“漏据轮缚大囤,其山崛起数百仞,林箐深密,夷奔溃者悉赴之”。即此。在今四川省兴文县兴文镇南。宋时林箐深

  • 瓶 (缾) 侯国

    西汉置,属瑯邪郡。治所在今山东临朐县东南三十里。一说在今安丘市南。《汉书·高惠帝后文功臣表》: 文帝十四年 (前166),封孙单为缾侯。景帝前三年 (前154),国除。武帝元鼎元年(前116),又封菑

  • 铜岭

    ①在今江西瑞昌市西北三十五里。清同治 《九江府志》 卷4瑞昌县: 铜岭 “曾产铜,故名”。②在今广东东莞市东。《方舆纪要》 卷101广州府东莞县: 铜岭 “在县东二十里榴花村。宋末邑人熊飞结集义勇与元

  • 英吉沙县

    1913年改英吉沙尔厅置,属新疆喀什噶尔道。治所即今新疆英吉沙县。清祁韵士《西域释地》: “英吉谓新,沙尔城也。以新立此城名之。” 1930年属喀什噶尔行政区。后直属新疆省。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

  • 丛夏州

    唐开元前置羁縻州,属黎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甘洛或汉源、石棉县境。北宋以后废。

  • 邢丘县

    隋开皇十八年(598)改州县置,属怀州。治所即今河南温县东北武德镇。《元和志》卷16:“遥取古邢丘为名也。”大业二年(606)改为安昌县。古县名。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州县置,治今河南省温县东北武

  • 韭园

    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晋书·苻坚载记下》: 十六国前秦建元二十年 (384),苻坚将李辨等“屯于韭园”。即此。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十六国前秦建元二十年(384年)苻坚将李辨等屯军于此。

  • 回銮寺

    在今山西介休市西南四十里兴地村附近的绵山脚下。原名空王灵溪寺。唐太宗欲登绵山礼佛,至此回銮。后僖宗赐名“回銮寺”。五代时遭兵火,北宋建隆三年(962)重建,敕名兴国寺。金天会至大定年间于故基重建。大殿

  • 北运河

    在今北京市东南部,通县以南至天津市,为南北大运河的起始段。《清一统志·顺天府一》:北运河“在通州东。受潮、白二河之水。温榆河及西山诸泉之流为大通河者,亦自西北来注之。径州南至张家湾,会凉水河。又南径故